分類彙整: 課程內容

2023 / 8 / 8

交通資訊 / 台北 /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捷運公館站,二號出口,左轉直走 200 公尺,黃框建築物地下一樓。

 

 

開車導航

 

請搜尋「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 85 號 (B1)」或「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可停同側南邊之「台灣大學公館停車場」,每小時 40 元。

 

 

搭乘捷運

 

捷運松山新店線,公館站「第二出口」,出來後左轉,走過銘傳國小,就會看到「很多餐廳」的單棟建築物 (Google 街景),集思入口在「全家便利店」旁。

 

 

 

 

高鐵北上

 

中南部的朋友,早上搭第一班高鐵一定來得及,校長實測,選擇在「中正紀念堂站」轉,且快步走,從下高鐵到會場,約 17 分鐘。選擇在「西門站」轉,約 25 分鐘。

 

建議高鐵台北站下車後,到第九節車廂處,搭乘「淡水信義線(紅線)」,在「中正紀念堂站」下車,轉搭對面月台的「松山新店線(綠線)」,三站後便是「公館站」。

 

感謝資深新思惟之友:林俊龍、黃書葦在討論串的分享

 

 

Google 地圖

 

 

點擊圖片,可連至互動式 Google Maps。

 

 

最新活動

 

 

2023 / 8 / 8

指定論文

 

 

 

 

這次專門為課程而打造的網絡統合分析論文,刊登在 5.2 分的期刊 Cancers 上,並由三位審閱者、四位 academic editor 審查並確認。其中四位 academic editor 均為乳癌治療與生活品質領域的學者,更有發表超過 60 篇國際論文的專家。審閱過程相當繁複嚴謹。我們也會將這些審閱意見與回覆策略,規劃在課程中跟同學們分享。

 

論文內容,是基於一個問題出發的:如果一個乳癌治療後的患者問你,他應該從事怎樣的運動,生活品質會有最大的幫助?而且開始做運動之後,多久會明顯有效?

 

從這樣的問題出發,我們搜尋了相關的文獻,發現三個月是最常有人研究的。接著把這些論文都整理起來,對他們進行的運動做分類,形成比較架構後,做網絡統合分析。

 

 

 

 

結果發現,同時合併做有氧跟肌力訓練,是效果最好,也是唯一確定有效的。只做有氧也多少有效,但在顯著與不顯著的邊緣。至於瑜珈和純肌力訓練,對於運動三個月的乳癌倖存者來說,效益未達統計顯著。

 

請準備上課的同學,下載全文以及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閱讀。全文 PDF 在 Download 按鈕可下載,補充資料則請到文末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處,說明文字內有連結。

 

閱讀更多 »

2023 / 8 / 6

課程評價

 

 

 

 

心得整理與活動記錄

 

2023 / 11 / 19(日)課程記錄

2024 / 01 / 21(日)課程記錄

2024 / 03 / 03(日)課程記錄

2024 / 05 / 25(六)課程記錄

2024 / 06 / 16(日)課程記錄

2024 / 09 / 08(日)課程記錄

2024 / 11 / 09(六)課程記錄

2024 / 12 / 22(日)課程記錄

2025 / 01 / 12(日)課程記錄

2025 / 03 / 08(六)課程記錄

2025 / 06 / 07(六)課程記錄

2025 / 07 / 20(日)課程記錄

 

閱讀更多 »

2023 / 8 / 6

傑出榮耀

 

 

 

 

長期心得分享

 

【長期心得】堅持與方法比天賦更重要,改變了人生的一堂課。(起飛中的 PGY)

 

 

每月 PubMed + SCI 發表成績統計

 

7 月 63 篇!校友 PubMed + SCI 成果發表 (2025/7)

 

 

年度 PubMed + SCI 發表成績統計

 

新思惟之友 2024 年共 944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23 年共 904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22 年共 1037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21 年共 984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20 年共 689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19 年共 517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18 年共 443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17 年共 300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16 年共 213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 2015 年共 153 篇 SCI 論文發表
新思惟之友的 100 篇論文

 

 

校友 SCI 發表快訊與過程心得分享

 

[快訊] 趙偉丞物理治療師團隊,關於整合心理與生理評估以達到前十字韌帶重建術後最佳運動復歸成效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刊登!
新思惟的教學,讓我的論文一篇接著一篇發表!(物理治療師 趙偉丞)
[快訊] 趙偉丞物理治療師團隊,關於合併治療與單一模式物理治療對旋轉肌袖相關肩痛療效比較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SCI 成功發表,讓我完成第一篇論文的轉捩點是這堂課!(物理治療師 趙偉丞)
[快訊] 賴文儀醫師團隊,關於植物來源小細胞外囊泡在敗血症治療上的潛力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刊登!
課後三個月,成功發表我的第一篇網絡統合分析論文!(賴文儀 醫師)
[快訊] 丁嘉种老師團隊,關於治療 2-18 歲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生物製劑與小分子藥物療效比較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刊登!
[快訊] 丁嘉种老師團隊,關於不同運動介入,對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效果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Healthcare 刊登!
[快訊] 丁嘉种老師團隊,探討音樂治療對失智症患者的認知益處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刊登!
[快訊] 丁嘉种老師團隊,關於多元音樂療法對失智患者的憂鬱症治療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Journal of Investigation in Health,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刊登!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