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審閱者

2024 / 1 / 26

一天學會網絡統合分析,親手做出統計圖表的工作坊!

 

作者:法務部勵志中學 廖俊傑 臨床心理師

 

 

 

 

參加了《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後,我深深感受到新思惟課程規劃的全面性。一條龍的教學設計,從主題選定出發,除了提供寫作重點、統計上的實用技能,並解析統計圖表的製作要點,連應對審閱者提問的回覆技巧都有教,可謂面面俱到。

 

蔡校長詳細的分享了課程指定論文的產生,一步一步地告訴我們怎麼生出一篇文章。課程不僅拓寬了我的知識視野,讓我理解審閱者在意的點是什麼,更能在下筆時就能掌握訣竅,減少犯錯。

 

 

從認識網絡統合分析,到實際應用。

 

當天一開始,由蔡校長引領大家進入網絡統合分析的世界,比較了傳統統合分析和網絡統合分析的優缺點,以及各自在解決問題上的應用。透過校長的說明,使我對於在閱讀和投稿論文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閱讀更多 »

2024 / 1 / 19

問:投稿後卻被審閱者以收案太少為由退稿,我可以直接轉投其他期刊嗎?

 

 

 

 

問:校長好,我最近完成並進入投稿階段的論文,是 20 人和 20 人比較的研究,嘗試投稿至 MDPI 約 5、6 分的期刊卻遭到退稿。審閱者認為個案數太少,應該要收到 100 個左右再來寫會比較理想,但照收案速度推算,想達到這個數字要耗時五年。請問我該考慮其他集團的雜誌,嘗試投往還是 MDPI 較低分的期刊?

 

答:(蔡依橙)

 

其實這樣的數目,在同學的這一行裡算是不錯,不算是頂尖,但至少也有中上。不過你今天一開始就嘗試 MDPI 高分期刊,他當然會用高分的期刊標準去要求你,這樣的退稿意見還算公平。

 

 

轉投期刊前,審閱者的意見要加以說明。

 

如果要轉投 3 分左右的期刊,我認為是蠻有機會的,但是在轉投之前我們要做一件事,就是必須看清楚這個 5 分期刊,審閱者給你的意見是什麼,並且嘗試做些回覆。

 

針對這個回覆,並不一定是你一定要做到收 100 例,而是要說明為什麼沒有辦法做到 100 例,以及雖然你沒有做 100 例,但目前的 20 幾例為什麼依然值得刊登,然後把這樣的簡短回覆意見,寫進 cover letter 裡面。

 

閱讀更多 »

2023 / 8 / 8

為什麼文章會這麼寫?文字背後的思考脈絡。

 

 

 

 

當我們在閱讀別人文章的時候,常常覺得,文章這樣寫就很自然啊!但當我們閱讀了大量的文獻之後,輪到要自己寫時,卻不見得能夠那樣流暢,甚至連邏輯也拼湊不太起來。

 

 

讓審閱者更容易接受文章,內容到底該怎麼寫?

 

看到別人寫很流暢,自己寫卻寫不出來,這中間的差距,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得知作者本來在想些什麼,所看到的就只是他最後陳列出來的正文 4000 字,但事實上在決定要放出這 4000 字之前,作者是有清楚的內在邏輯跟思考脈絡的。

 

就像你從外觀看一棟美麗的建築,讚嘆之餘,多數人看不見力學架構與承重分布。

 

所以,你需要有一堂課,讓作者親自跟你說,為什麼這一段是這麼寫?為什麼這一段會在這裡出現?為什麼這一件事情要這麼提?為什麼這裡要有參考文獻支持?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讓審閱者更容易接受這篇文章,讓讀者讀來非常流暢,甚至無法挑剔。

 

閱讀更多 »

2023 / 8 / 8

NMA 投稿,常見審閱意見與回覆技巧。

 

 

 

 

在學術界,不同的文體所遭遇的審閱過程,有各自不同的狀況。例如個案報告投稿,跟原創論文投稿,就會各自面對不同的困境。個案報告在於接受率低,不是你個案稀少人家就要收。原創論文則常面對臨床意義的質疑,以及期刊已經稿擠的困境。

 

 

統合分析在投稿的時候,面對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即使是統合分析,傳統型統合分析跟網絡統合分析,在投稿的時候,面對的也是不一樣的世界。

 

也是因此,其實網絡統合分析投稿的時候,常見的問題還蠻固定的。這堂課就是要先給各位心理建設以及回覆的策略建議,讓你在遇到一些看似批評與刁難的時候,不用覺得害怕,甚至能夠看出 reviewer 對你的善意,以及所浮現出的機會。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