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Office Hour

2025 / 7 / 31

問:剛升主治醫師該繼續待在醫學中心將成績做好,以擔任主管與引進新技術為目標,還是要去地區醫院或診所?

 

 

 

 

 

答:(蔡依橙)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能夠怎樣過日子?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覺得薪水每個月別人算好匯進來,也蠻夠用的,然後你能從日常的臨床工作,以及學術討論獲得能量,有機會接觸新技術新 procedure 看到新疾病的時候,覺得熱情都來了。那麼醫學中心就是個適合你的地方。

 

而行政或者人際或者派系鬥爭,當然是消磨人的,不過如果你在門診、手術室、procedure room、自己的辦公室,都能夠回血,那問題就不大。

 

(有些人則是行政、人際、派系鬥爭,能給他們帶來源源不絕的能量,這種人才當然會選在醫學中心這樣的大組織工作 )

 

接著,就是拿同樣的問題,去思考中小醫院或者診所。

 

閱讀更多 »

2025 / 7 / 25

成為研究團隊中最重要的「資料處理專才」

 

作者:高醫 護理部 李榮真 護理師

 

 

 

 

終於考慮了好幾周時間,最後幾天鼓起勇氣報名,實在對於圖表、數字很害怕,對「網路統合分析」始終感到陌生且遙遠。

 

閱讀更多 »

2025 / 7 / 25

研究能力升級之旅,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

 

作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腎臟內科 蔡宗翰 醫師

 

 

 

 

想跟大家分享我近期參與《新思惟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的真實感受。以前總覺得 NMA 是個高不可攀的研究方法,像霧裡看花一樣模糊。但這次課程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它不僅讓我對 NMA 有了全面的認識。

 

更重要的是,它為我的實證研究打開了全新的思路,而且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手把手」引導的安心感!

 

閱讀更多 »

2025 / 7 / 25

沒有團隊,一個人也可以完成 SCI 論文!

 

作者:好想畢業的研究生

 

 

 

 

我再度報名新思惟的課程,我必須說,新思惟工作坊總能帶給我前所未有的開拓視角及深刻領悟。

 

以往的經驗讓我以為,若想成功投稿到學術期刊,不只需豐富資源,還要有團隊,甚至跨團隊合作,一步一步缺一不可,獨力完成對我而言彷彿緣木求魚。

 

閱讀更多 »

2025 / 7 / 25

從質性到量化研究,擔心和挫折居然不存在。

 

作者: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張貴傑 副教授

 

 

 

 

再次成為學生,沒有猶豫的就報名了。

 

每年我都會安排幾場工作坊或是課程,來給自己將身份調整成「學生」的機會。這是讓自己在成為老師的這麼多年裡,莫忘走進教育界初衷的自我反思機會。成為學生的機會,更清楚知道學生學習的困境,以及可以觀摩不同老師的帶領風格。

 

今年,全校放假的期間,決定給自己和家人一場休息的旅程,預備迎接接下來自己專書寫作計畫,然後將去年研究計劃案結案,並邁向下年度新的研究計劃案的開啟。

 

2025 年 7 月 21 日是上班日,19 日返台之後,我覺得中間適合給自己一個收心操,我選擇參加新思惟國際舉辦,由蔡依橙校長及雷偉德醫師開設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很早就知道新思惟國際開設的工作坊,但是課程時間常常配合不上(忙碌的現代人),而這次的台中班時間恰恰卡上了,我好像沒有猶豫的就報名了。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