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Office Hour

2024 / 11 / 15

自己摸索百嘗挫折,在新思惟有完整且具體的教學。

 

作者:阮呂真 中醫師

 

 

 

 

11 月 9 日,我參加了新思惟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這堂課對於像我這樣缺乏資源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務實的機會。

 

網絡統合分析是目前還很新穎的研究方法,市面上學習資源也不多,新思惟團隊深知這點,設計了非常實用且清晰的課程,不只讓我們理解 NMA(網絡統合分析)的基本概念,更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從選題到發表的完整流程都盡力幫助我們學習,課程目標是希望協助大家發表自己的 NMA 論文,這對我來說相當具有吸引力。

 

 

研究所老師希望能有發表,卻沒有告訴我該怎麼做。

 

在參加這次的課程之前,我的學習經驗多半來自於在研究所的摸索,老師們往往對學術研究抱有崇高理想,期待我們能在學術領域有所成就,然而在具體操作上,卻缺乏實際且明確的指導,很多時候只能靠自己摸索,嘗試自行理解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研究產出。這樣的過程常常伴隨著挫折感,因為缺乏具體方法而無法推進,讓研究進展停滯不前。

 

相較之下,新思惟的工作坊給了我完全不同的體驗。講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緊扣著如何產出具發表潛力的成果,從選題、文獻搜尋、數據分析,到圖表製作和論文撰寫,所有步驟都有直接且實用的指導。

 

閱讀更多 »

2024 / 11 / 15

新思惟的實戰課程,課後就能開始找網絡統合主題!

 

作者:臺師大 科學教育研究所 黃緯宏 博士生

 

 

 

 

雖然在學校的研究方法課程中,曾接觸過傳統統合分析的理論與相關論文,但主要著重在基礎概念的理解,並未深入實際操作撰寫一篇完整文章。過去我寫過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文章,但對網絡統合分析仍相當陌生,這次參加《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讓我對網絡統合分析(NMA)和傳統統合分析(MA)的異同,以及研究所需的核心技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掌握。

 

 

以實例清楚分析網絡統合分析的優勢

 

課程一開始,講師清晰說明了 NMA 的核心概念,並透過實例分析了基本邏輯和流程,特別是對於如何從不同研究中提取、整合和分析數據,讓多項研究能互相對照,進而分析得出結果,這些介紹讓我眼界大開。

 

閱讀更多 »

2024 / 11 / 8

問:在地區醫院工作,好難找到論文題目?

 

 

 

 

 

問:我在一家地區醫院工作,因為不是醫學中心,又有固定合作的後送機制,所以重大疾病和急重症,幾乎都會送往更遠的醫學中心去治療,很多有點特別的疾病,最後開刀的紀錄或者重要的檢查結果,都不在我們醫院。這樣我要怎麼找到主題來寫論文?

 

答:(蔡依橙)

 

同學這個問題,其實我很常被問到,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在醫學中心工作,而醫學中心在民眾心目中也有分等級,真正什麼疑難雜症都會留下來的,只有少數幾家。

 

這問題我分成兩個部分回答,就是你自己想寫的是「臨床論文」還是「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2024 / 10 / 20

問:被撤稿的文獻,還可以引用嗎?

 

 

 

 

 

問:我在看參考文獻的時候,發現有些參考資料裡面,竟然引用已經被撤稿的論文(retracted paper)。有篇研究,甚至還引用了兩篇。已經被撤稿的論文,真的可以引用嗎?

 

答:(蔡依橙)

 

結論是,我個人不會去引用已經 retracted 的論文。

 

只有一種狀況例外:我今天做的研究就是跟撤稿有關。

 

例如,我去分析撤稿作者的國家分布,或者是分析撤稿時出版社所給的原因。在這種狀況下,因為我要分析的就是撤稿這件事,所以引用這些被撤稿的論文,當然是 OK 的。

 

又例如,我今天在 introduction 或 discussion,想討論撤稿文獻是否跟其他文章有結果上的不同,這種也可以。

 

閱讀更多 »

2024 / 10 / 17

問:最新 PubMed 投稿期刊四大類型全解析:選擇錯誤,小心你的論文石沉大海!

 

 

 

 

 

上禮拜的 Office hour,有位 PGY 同學來詢問關於投稿的期刊選擇。從問答之間,我發現他的指導老師可能比較忙,沒時間跟他介紹目前的期刊世界狀況,所得到的訊息不完整。所以,趁這機會作個架構介紹。

 

首先是,都好不容易寫了整篇英文論文了,不管是臨床研究或者是統合分析,我會建議至少是以 PubMed 能找到的期刊為基礎。然後能有 impact factor(IF)最好。

 

在 PubMed 找得到的期刊,而且同學常遇到的,大概會分四大類。

 

閱讀更多 »

2024 / 9 / 25

問:要上班又要學習臨床技能,哪來時間寫論文?

 

 

 

 

 

 

問:要上班,也要學習臨床技能,怎麼可能有多出來的時間寫論文?

 

答:(蔡依橙)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每次到了 PGY 應徵的季節,總會有部分同學有 SCI 發表,而另一些則沒有。

 

 

時間就這麼少,有論文的人是不是都靠背景?

 

如果有論文的同學在網路上被討論,總有人認為,PGY 就是要好好學習各科的知識,如果去寫論文就是不務正業,沒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大谷批評者:指定打擊就好好打擊,去盜壘就是不務正業,沒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還在想著要當投手,真是太糟了。)

 

許多 PGY 同輩也很好奇:「明明白天要上班、照顧病人、學習臨床知識,晚上如果又加班值班,時間根本不夠用。那些有論文的人是不是靠背景?或者是別人幫他寫的?」

 

上班加上學習,剩餘的時間並不多。但其實這個問題並非 PGY 專有,即使到了主治醫師甚至科主任也都是一樣的,他們要上班,開不完的各種會議,加上自己的門診跟手術時間,更別說還有不少人有家庭跟小孩要顧。但是……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