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5 / 19

Lancet 讀者投書爭議有感 / 用 AI 該注意的事

 

 

 

 

 

作者:蔡依橙

 

最近熱議的那篇 Lancet 讀者投書,整個過程實在很令人感慨。

 

跟學術比較不相關的討論,我這邊就跳過了。我能理解,剛起步的研究者,希望自己名字登上頂尖期刊的心情。但這個案例剛好可以說明,刊登出來白紙黑字後,是會被全世界檢驗的,包括自己的本國同行,大家連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都會去看。

 

 

AI 的建議用法與注意事項

 

這讓我想到的是,最近有越來越多的新手同學開始使用 AI 工具,包括萃取資料、文獻引用等等,簡單下個指令都能瞬間噴出大量文字與資料,但我個人對這些進階的應用領域比較保守。

 

我認為,目前 AI 工具最可靠的是翻譯,但即使是翻譯,之後我一定會全文自己仔細看過。偶爾還是會有錯,而那些錯通常來自於給 AI 的中文就已經不精確。這個領域的可靠度,可以到 99% 左右。

 

但直接請 AI 去做文獻引用,這個正確率雖然最近有提升,但大概就是從全部亂講,到四成亂講的程度。也就是 60% 左右的準確性。

 

閱讀更多 »

2025 / 5 / 19

2025 / 7 / 20(日)活動內容

 

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5 年 7 月 20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 台中高鐵站旁

蔡依橙醫師 / 雷偉德醫師 / 新思惟教學團隊

 

 

 

 

【📍大家敲碗的台中高鐵班,週日班來了!】

 

「我沒有 IRB、沒有收案經費、也不會寫程式,還能寫出一篇 SCI 嗎?」

 

答案是:可以,而且你比想像中更容易達成。

 

《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專為研究初學者打造,幫助你用最簡單、最少的資源,完成一篇具有比較力的系統性研究,成功登上 PubMed。

 

✅ 免 IRB、免收案

✅ 免費軟體 MetaInsight,不限系統(Windows / Mac 均可)

✅ 免寫程式,統計操作全程教學

✅ 現場實作,講師指導,當天跑出分析圖表

 

這門課程,不是講觀念而已,而是要帶你:

  1. 找對題目:什麼樣的主題適合做網絡統合分析?如何確認自己選的方向有發表潛力?
  2. 寫對文章:從引言到方法、結果與討論,具備清楚邏輯與說服力。
  3. 跑出統計:現場操作 MetaInsight,畫出統計分析圖。
  4. 帶回可行的研究計畫:課後就能開始著手進行自己的論文研究。

 

🌐 不只醫學,社會科學也能運用!社會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雖然與醫學背景不同,但若你的研究設計是「有介入 → 改變結果」,一樣可以做統合分析(MA)或網絡統合分析(NMA)。

 

舉幾個實際例子:

  • 音樂治療作為介入手段,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與情緒問題,丁嘉种老師團隊的網絡統合分析,就成功刊登於 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European Journal of Investigation in Health,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 教育科技應用,如使用數位工具進行「間隔複習」,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這樣的研究也能納入多篇比較不同教學法的文獻,進行效果排序。

 

🧠 傳統統合分析 & 網絡統合分析,學會兩者,更能因應各種研究情境。若你是初學者,可從這門課開始,累積寫作與統計實作經驗,逐步擴充統合分析的技能圖譜;如果你已參加《統合分析工作坊》,這門課將讓你的研究視野更立體,能夠應對多重介入比較、治療排序建議等進階情境。

 

用一台筆電、一個週末,打開屬於你的研究之路,就從《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開始。

 

 

 

 

同學常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學會,只要您符合以下條件,就沒問題。

 

  • 技術需求:初學者可,會使用 Word / Excel 等級即可。
  • 硬體需求:當天攜帶「筆電」與「滑鼠 / 滑鼠墊」前來參加互動實作時間。Windows 與蘋果電腦均可,能上網且有 Word / Excel 就行。

 

新思惟一貫的品質水準,對新手一樣友善。歡迎你來學!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

2025 / 5 / 19

2025 / 7 / 20(日)課程記錄

 

 

 

 

 

 

 

2025 / 7 / 20(日)活動內容【台中高鐵班】

2025 / 7 / 20(日)課程講者

2025 / 7 / 20(日)報名額滿

2025 / 7 / 20(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5 / 7 / 20(日)課程照片記錄

2025 / 7 / 20(日)「網絡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

 

 

2025 / 5 / 19

2025 / 7 / 20(日)線上報名

 

  1. 請先線上刷卡,早鳥 / 老朋友價 41000 元。不註冊綠界帳戶也可刷卡。
    發票一經開立無法更換,請詳閱「活動內容」「刷卡發票」部分。
    【一次付款】https://p.ecpay.com.tw/EFB271E
    或【分期付款】https://p.ecpay.com.tw/CC6845D
    * 分六期 0 利率,可支援銀行:兆豐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上海銀行、富邦銀行、國泰世華、台灣企銀、台中銀行、匯豐銀行、華泰銀行、臺灣新光銀行、陽信銀行、三信商銀、聯邦銀行、遠東商銀、元大銀行、永豐銀行、玉山銀行、凱基銀行、星展銀行(含花旗銀行)、台新銀行、安泰銀行、中國信託、台灣樂天
  2. 刷卡後,請完整填寫以下表格。(填表時不建議用 IE 瀏覽器)。
  3. 承辦人員確認,回信告知。
  4. 業務聯絡人:廖婉君 innovarad.inc@gmail.com

 

2025 / 5 / 14

問:新增 subgroup 分析與找到遺漏資料,有機會發表 updated meta-analysis 嗎?

 

 

 

 

 

 

問:最近想做一個 updated meta-analysis,如果跟之前發表的文章相比,新增了 subgroup 分析,以及之前那篇統合,提到某篇 trial 他找不到資料,但我們找到了,這樣有機會發表嗎?

 

答:(蔡依橙)

 

可以的。

 

 

更新資料有價值,就有機會!

 

如果這個 subgroup 分析得出的訊息很有意思,而且你資料更完整,呈現出來的解讀也有所不同,就有刊登的機會。

 

不過,一般來說,updated meta-analysis 最好是在篇數上有 50% 的增加。如果前一篇統合了 6 個 trials,你這次因為年份較晚,又多了 3 篇新 trials,總共有 9 個,會比較容易被接受。這樣即使分析出來結果是一樣的臨床意義,也比較容易被接受。

 

意思就是說,之前統合六篇說藥物有效,你這次九篇也是有效。或者之前統合六篇說無效,你這次統合九篇還是無效。光是因為篇數更多、資訊更新,就有機會被刊登。因為你的新統合,增加了趨勢確認、篇數跟可信度。

閱讀更多 »

2025 / 5 / 6

問:專業的醫學論文,到底有誰會讀?

 

 

 

 

 

答:(蔡依橙)

 

獲得別人的認可,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重要需求。

 

一位醫學生透過老師介紹來問我:「當個臨床技術很好的醫師,做了許多研究登上 PubMed,但這些專業的醫學論文,到底有誰會讀?是不是乾脆自己成立一個 YouTube 頻道,還更有宣傳效果,訂閱數跟觀看數都更多,偶爾還能接業配。」

 

很榮幸同學信任,能提出這樣直接的問題。我也就自己的經驗跟看法作回覆。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