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2025/01/12 (日) 第九梯次

2025 / 1 / 17

最困擾的「設定主題範圍」,一堂課就解決了!

 

作者:台北慈濟醫院 一般科 林昱誠 醫師

 

 

 

 

有幸參加了《網路統合分析工作坊》,這段學習經歷讓我對如何訂定研究主題範圍、NMA 背後的邏輯與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我對文獻回顧與回應的技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蔡校長和雷醫師的指導下,不僅學到了理論知識,還在實際操作中獲得了許多實用的技能,對未來的論文撰寫和研究,都有極大的幫助。

 

 

協助新手寫出第一篇的關鍵:可行性

 

這次課程的一個亮點是,讓我理解到如何合理地訂定研究主題範圍。在過去的經驗中,我經常困惑於主題範圍的拿捏,有時範圍太大,研究重點不明;有時範圍過小,又難以深入的分析。

 

透過課程中的實例講解,終於理解如何根據研究目的精準界定範圍,選擇適合的文獻進行整合,從而讓研究變得更具深度與聚焦。

 

這是過去我嘗試自己閱讀或聽醫院提供的演講時,很缺乏的一部分。當然,理論上很多主題都可以做,但初學者能做的、能上手的、能真正開始寫出一篇的,範圍就比較有限,校長很清楚的把可行性放在第一位,協助新手能有效開始,是很正確的策略!

 

閱讀更多 »

2025 / 1 / 17

NMA 太好用了吧!研究產出要加速,真的可以靠他!

 

作者:清大 醫工所 林幸瑩 助理教授

 

 

 

 

2025/1/12 參加了 Network Meta-Analysis(NMA)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本來想法很簡單,是想看是否能用此工具找 biomarker 就報名了,隨後進一步了解 NMA 是對於特定疾病或想探討的醫學問題,分析數篇研究論文,更重要的一點是,網絡統合分析是基於目前研究資料庫中,已有的研究分析結果,來進行比較分析。

 

整堂課理論與實踐交錯進行,讓人時而思緒飛揚,時而專注屏息。特別是當我逐步掌握 NMA 的操作步驟,腦中忍不住浮現無數研究構想,心中暗自感嘆:「這個工具也太強大了吧!」

 

 

MA 與 NMA 的差別

 

課程一開始,講師先介紹了 Network Meta-Analysis 的概念。NMA 是一種能夠比較多個治療方法(即使這些治療方法,在實際的臨床試驗中沒有直接比較過)的一種統計方法。

 

傳統的 Meta-Analysis 通常是作為比較兩個治療方法的效果,而 NMA 則是通過建立一個治療方法之間的「網絡」,進行間接比較。簡單來說,NMA 允許我們在有多種治療選項的情況下,對它們進行綜合比較和排序。

 

講師逐步拆解如何構建 NMA 網絡,從研究論文的篩選數量到異質性的處理,再到利用線上統計軟體進行建模,所有的步驟看似複雜,但在講師的講解下卻變得條理分明。當講師展示如何製作圖表與建構論文故事時,我不禁心想:「這不就是為了讓研究更有說服力,而量身打造的工具嗎?」

 

閱讀更多 »

2025 / 1 / 17

忙碌醫師寫論文,不能沒有語音輸入與 AI 自動生成。

 

作者:羅東聖母醫院 職業醫學科 何振銘 醫師

 

 

 

 

先寫在前面,「熟習語音輸入與 ChatGPT 自動生成很重要!」

 

整個醫療界的功能面向可分為,服務、教學、研究,三個方面。身為一輩子第一線作苦工的急重症科醫師,即使總能確保自己餓不死。但卻也只是一份發不了財的待遇。

 

而在這樣內捲的環境中,除了臨床工作以外,還有一項常莫名加上的工作,研究與發表。因為,「公示原則」一直是我們這行生存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我們的成果與心得無法透過論文讓外界知曉,就很難說明我們的專業價值。僅只讀書,吸收最新知識技能,並消化回饋教學(Intern、PGY、Resident、NP、Patient…),已經遠無法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

 

 

挑戰的第一步:突破心理關卡

 

每當面對論文發表的需求,內心的第一個反應總是:「這些研究真有必要嗎?」事實上,許多大型研究,例如跨國、跨中心、多年的隨機對照實驗,確實是資源充沛的產物,但這樣高規格的實驗模式,對於資源有限的醫師們而言,卻有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

 

就如同網站上所說的:「我只是想要發表而已!」

 

而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包括勞力、時間、費用。寫論文也是有必須付出的成本,除了刷卡付費,假日起早上課以外,「調整心態、歸零學習」,心靈上的成本付出,更是困難!

 

閱讀更多 »

2025 / 1 / 16

2025 / 1 / 12(日)課程照片記錄

 

 

 

 

聽到網絡統合分析,大多數人第一個反應是:那是什麼?

 

瞭解它具有免收案、免 IRB 的優勢後,進一步的想法是:我該從何學起?

 

因此新思惟為初學者打造了《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課程內容全面涵蓋,從找題目、文獻搜尋、文章架構、圖表製作到投稿策略等關鍵技術。

 

而新思惟最具盛名的「互動實作」,將協助學員跨過統計門檻,確保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電腦,親手跑出具備投稿水準的統計圖表,而且軟體現階段是免費的。

 

但你可能會想,我只是沒有經驗的初學者,或是非醫師的其他領域專業人士,也能透過這堂課學會嗎?

 

身為護理師,從未接觸研究領域,校長說明清晰,除了 NMA,連文章寫作方式也很簡單易懂!

 

課程非常充實,老師精闢扼要的講解讓我收穫滿滿,尤其是互動實作,沒想到以前看不懂的圖表,自己竟然可以畫出來,真無法置信!

 

課程中,我們針對新手寫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透過系統化的教學方式,將複雜的主題深入淺出地解析,讓學員在入門階段就能清楚看見終點的樣貌。講師們也分享實際投稿經驗,減少新手犯錯的機會。

 

新思惟更在課後持續提供 Office Hour 線上諮詢服務,讓學員在課後寫作卡關時,有人能夠諮詢與協助,邁向成功發表之路。

 

閱讀更多 »

2025 / 1 / 13

2025 / 1 / 12(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今天的課程才瞭解到,原來『準備論文 → 投稿 → 回覆』的流程,可以模組化!」

 

學員課後給予的匿名回饋,直白地闡述了我們的教學目標:打造出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學會的課程。

 

三年前,團隊設計課程從到陌生領域挑選主題、撰寫論文、找出最好用的統計軟體,到實際刊出,在發表後歸納經驗,終於整理出一套適合最適合新手的課程,為的就是要協助無資源起步者,只要擁有一台能上網的筆電,就能靠自己寫出論文!

 

每個人都能上手,也能讓每位新手都能吸收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課後學員給予的課程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79 分!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僅有 33% 學員課前已有發表經驗(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通訊作者等主要作者序計)。不用 IRB、免收案、軟體免費的優勢,作為開拓新的學術產線相當合適;即使是無經驗者,也能透過我們的教學掌握寫作核心,邁向起步。
  • 新朋友 58%,老朋友占 42%,新朋友比例高於老朋友。除了感謝老朋友繼續選擇新思惟,也有越來越多的新朋友願意給我們機會,其中還有體育老師、生化、醫工相關領域的學員也都能有收穫,並在手寫回饋給予大量好評。統合分析 / 網絡統合分析的適用性很廣,入手相對容易,只要你選擇的主題,是有個介入,然後會改變一個結果,那就可以做統合分析(MA)或網絡統合分析(NMA)
  • 學員最年輕為 24 歲,年齡最長者為 59 歲。課程專為 Network Meta-Analysis 初學者量身規劃,內容易懂好吸收,無論你在生涯中的哪一個階段,隨時都能加入。我們的課程一直強調可行性,可行性的意思就是,完完全全以能夠寫出第一篇為目標
  • 本次的學員組成:主治醫師、住院醫師、PGY、護理師、護理博士生、牙醫師、物理治療院長、醫工所助理教授、生化所副教授、體育科專任教師等。新思惟的研究課程,至今協助許多學員順利起步,只要問對問題、用對方式,中醫師藥師護理師放射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各個領域都有校友成功發表!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除了《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可以評估多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效果,對治療排序。另外如果是想評估一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療效,對多篇研究做統合,開班已經超過 50 梯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你一定不能錯過。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課程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2025 / 1 / 13

2025 / 1 / 12(日)「網絡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潘希鈞護理師、詹宜勳醫師

 

 

 

 

中午前後的互動實作時間,大家都能夠根據老師的指導以及協助,順利地完成整套統計圖表。

 

有範本的,我們會直接送範本給各位使用,沒有範本的,就會帶大家進統計軟體,親自把他跑出來。不只實際跑出結果,還教會各位重要的視覺優化概念,讓你日後為自己做出來的圖片,直接去投稿也不失禮喔!

 

這次的同學程度都很好,所以在圖片部分能夠進一步建議的並不多。以下的一些建議,多數都集中在表格上。

 

一起來看看,老師還想要進一步建議的細節,以及兩位得獎同學的精采作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