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PubMed

2025 / 8 / 13

Perplexity 我是怎麼使用的?

 

 

 

 

作者:蔡依橙

 

這次來聊聊 Perplexity,因為我也有付費訂閱,認真使用了一陣子,分享一下心得。

 

一開始是看上 Perplexity 以網頁為基礎的回答,總覺得講話有憑有據,想試試看能不能取代搜尋,甚至變成生活中,隨時可回答各種小問題的伙伴。

 

結果有點令我意外。雖然八成狀況還是回答得不錯,但是一些 AI 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

 

閱讀更多 »

2025 / 7 / 25

研究能力升級之旅,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

 

作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腎臟內科 蔡宗翰 醫師

 

 

 

 

想跟大家分享我近期參與《新思惟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的真實感受。以前總覺得 NMA 是個高不可攀的研究方法,像霧裡看花一樣模糊。但這次課程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它不僅讓我對 NMA 有了全面的認識。

 

更重要的是,它為我的實證研究打開了全新的思路,而且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手把手」引導的安心感!

 

閱讀更多 »

2025 / 7 / 25

從質性到量化研究,擔心和挫折居然不存在。

 

作者: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張貴傑 副教授

 

 

 

 

再次成為學生,沒有猶豫的就報名了。

 

每年我都會安排幾場工作坊或是課程,來給自己將身份調整成「學生」的機會。這是讓自己在成為老師的這麼多年裡,莫忘走進教育界初衷的自我反思機會。成為學生的機會,更清楚知道學生學習的困境,以及可以觀摩不同老師的帶領風格。

 

今年,全校放假的期間,決定給自己和家人一場休息的旅程,預備迎接接下來自己專書寫作計畫,然後將去年研究計劃案結案,並邁向下年度新的研究計劃案的開啟。

 

2025 年 7 月 21 日是上班日,19 日返台之後,我覺得中間適合給自己一個收心操,我選擇參加新思惟國際舉辦,由蔡依橙校長及雷偉德醫師開設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很早就知道新思惟國際開設的工作坊,但是課程時間常常配合不上(忙碌的現代人),而這次的台中班時間恰恰卡上了,我好像沒有猶豫的就報名了。

 

閱讀更多 »

2025 / 7 / 21

2025 / 7 / 20(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真的完成第一次製圖,很興奮!」

 

學員課後給予的匿名回饋,闡述了我們的教學目標:讓初學者也能輕鬆學會,並能快速發表!

 

2022 年團隊開始設計這門課,從選題、資料分析到論文發表,每一步都拆解得清清楚楚,讓沒有資源、沒有團隊的學員,也能靠一台筆電連上網,單兵作戰完成研究。

 

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課後學員給予的課程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85 分!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除了《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可以評估多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效果,對治療排序。另外如果是想評估一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療效,對多篇研究做統合,開班已經超過 50 梯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你一定不能錯過。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課程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閱讀更多 »

2025 / 6 / 26

ChatGPT 和 Perplexity 該用哪個?寫研究論文的話。

 

 

 

 

 

作者:蔡依橙

 

ChatGPT 還是目前的文字之王,只是他的幻想真的比較嚴重,而且個性太順從,使命必達,很少會說你是錯的。我通常用來寫內文,在正確的知識框架下,生出我想寫的內容。

 

Perplexity 雖然基於網頁搜尋,但你如果仔細去檢查過他附的連結,會發現所引用的網頁跟他提出的論點不見得有關。也就是說,他雖然基於網頁,但依然會有 AI 幻想。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