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meta-analysis

2025 / 1 / 17

最困擾的「設定主題範圍」,一堂課就解決了!

 

作者:台北慈濟醫院 一般科 林昱誠 醫師

 

 

 

 

有幸參加了《網路統合分析工作坊》,這段學習經歷讓我對如何訂定研究主題範圍、NMA 背後的邏輯與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我對文獻回顧與回應的技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蔡校長和雷醫師的指導下,不僅學到了理論知識,還在實際操作中獲得了許多實用的技能,對未來的論文撰寫和研究,都有極大的幫助。

 

 

協助新手寫出第一篇的關鍵:可行性

 

這次課程的一個亮點是,讓我理解到如何合理地訂定研究主題範圍。在過去的經驗中,我經常困惑於主題範圍的拿捏,有時範圍太大,研究重點不明;有時範圍過小,又難以深入的分析。

 

透過課程中的實例講解,終於理解如何根據研究目的精準界定範圍,選擇適合的文獻進行整合,從而讓研究變得更具深度與聚焦。

 

這是過去我嘗試自己閱讀或聽醫院提供的演講時,很缺乏的一部分。當然,理論上很多主題都可以做,但初學者能做的、能上手的、能真正開始寫出一篇的,範圍就比較有限,校長很清楚的把可行性放在第一位,協助新手能有效開始,是很正確的策略!

 

閱讀更多 »

2025 / 1 / 17

NMA 太好用了吧!研究產出要加速,真的可以靠他!

 

作者:清大 醫工所 林幸瑩 助理教授

 

 

 

 

2025/1/12 參加了 Network Meta-Analysis(NMA)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本來想法很簡單,是想看是否能用此工具找 biomarker 就報名了,隨後進一步了解 NMA 是對於特定疾病或想探討的醫學問題,分析數篇研究論文,更重要的一點是,網絡統合分析是基於目前研究資料庫中,已有的研究分析結果,來進行比較分析。

 

整堂課理論與實踐交錯進行,讓人時而思緒飛揚,時而專注屏息。特別是當我逐步掌握 NMA 的操作步驟,腦中忍不住浮現無數研究構想,心中暗自感嘆:「這個工具也太強大了吧!」

 

 

MA 與 NMA 的差別

 

課程一開始,講師先介紹了 Network Meta-Analysis 的概念。NMA 是一種能夠比較多個治療方法(即使這些治療方法,在實際的臨床試驗中沒有直接比較過)的一種統計方法。

 

傳統的 Meta-Analysis 通常是作為比較兩個治療方法的效果,而 NMA 則是通過建立一個治療方法之間的「網絡」,進行間接比較。簡單來說,NMA 允許我們在有多種治療選項的情況下,對它們進行綜合比較和排序。

 

講師逐步拆解如何構建 NMA 網絡,從研究論文的篩選數量到異質性的處理,再到利用線上統計軟體進行建模,所有的步驟看似複雜,但在講師的講解下卻變得條理分明。當講師展示如何製作圖表與建構論文故事時,我不禁心想:「這不就是為了讓研究更有說服力,而量身打造的工具嗎?」

 

閱讀更多 »

2024 / 12 / 18

新手無資源起步,學會統合和網絡統合最快!

 

作者:蔡依橙

 

 

 

 

 

今天來聊一下新手起步。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研究歧視鍊」。

 

總會有些老師認為,基礎研究才是真研究,臨床研究就不太算,甚至會看不起 dry lab 或統合分析。

 

但這種價值判斷其實是主觀也浮動的,因為當 AI 開始流行,尤其又有 NVIDIA 跟黃仁勳旋風後,大家又覺得,其實做 AI 研究也蠻有意思的,而偏偏 AI 研究就是 dry lab 的一種。

 

(不過目前 AI 醫學研究的紅利期過了,意思是,研究還是可以做,AI 被視作工具的一種,只是不會因為做 AI 而天生就有加分效果。)

 

閱讀更多 »

2024 / 11 / 11

2025 / 1 / 12(日)活動內容

 

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

蔡依橙醫師 / 雷偉德醫師 / 新思惟教學團隊

 

2025 年 1 月 12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2025 第一班網絡統合分析,報名開跑!】

 

 

一台 Windows 或 Mac 筆電,就能開始搜尋文獻、撰寫論文,有可能嗎?

 

有的,我們的教學目標便是打造這樣的課程。因為網絡統合分析(NMA)具備免 IRB,免收案,免寫程式碼,免費的統計軟體」這四項優勢,讓 NMA 成為起步成本最低,也最容易的研究方法。

 

我們針對 NMA,設計了初學者也能上手的課程,帶你從尋找題目、撰寫文章、運用免費工具「MetaInsight」來進行統計分析與圖表製作,以及掌握各種投稿技巧。課程中將教你如何走過每一個階段,並傳授論文實戰技巧,讓你能夠快速掌握核心知識,回家後就能開始進行自己的研究。

 

過多的進階知識會搞混新手,而我們的課程一直強調可行性,可行性是指,以「能夠實際寫出論文」為目標,所以我們不講過於艱澀進階的知識,為初學者打造一條無資源起步的踏實道路。

 

 

 

 

同學常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學會,只要您符合以下條件,就沒問題。

 

  • 技術需求:初學者可,會使用 Word / Excel 等級即可。
  • 硬體需求:當天攜帶「筆電」與「滑鼠 / 滑鼠墊」前來參加互動實作時間。Windows 與蘋果電腦均可,能上網且有 Word / Excel 就行。

 

新思惟一貫的品質水準,對新手一樣友善。歡迎你來學!

 

 

 

 

 

 

報名 1/12(日)台北班

 

閱讀更多 »

2024 / 9 / 12

快速拚出 NMA 的 SCI 論文,有成功發表的捷徑不走嗎?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外科部 古小千 醫師

 

 

 

 

以終為始,教會新手寫網絡統合分析論文。

 

《與成功有約》作者柯維提到成功者習慣之一,即是「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成功有許多路徑、成功發表論文也有很多種方法,自己嘗試、跌跌撞撞,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報名新思惟、專家直接指導,是另一種高效便捷的方法,而後者能讓寫作的過程變得順利和親民。

 

課前,先讓我們研讀的指定論文,正是蔡校長團隊發表關於乳癌治療後各運動間比較的 Network meta-analysis(NMA)。從一篇國際期刊的文章學習用 MetaInsight 出圖(正附文圖表 Network plot、forest plot 等),及深入淺出介紹各種分析工具(inconsistent test、one-study removal test、correlation coefficient)、每段的重點和 pitfalls,甚至如何與 reviewers 回覆及據理力爭。

 

雖然內容看似繁多,但經過老師拆解、實作輸出圖表,讓我在課堂中收穫紮實手感及信心。

 

閱讀更多 »

2024 / 7 / 1

2024 / 9 / 8(日)活動內容

 

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4 年 9 月 8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蔡依橙醫師 / 雷偉德醫師 / 新思惟教學團隊

 

 

 

 

以發表為導向,為研究新手開闢一條無資源也能起步的道路!

 

✓ 免收案、不用 IRB

✓ 免費軟體、不限電腦系統

✓ 免寫程式、現場統計實作

 

上述優勢,讓「網絡統合分析」成為起步成本最低也最容易的研究方法:只需一台電腦連接網路,無論你是 Windows 或 Mac 電腦的使用者,都可以輕鬆搜尋文獻資料庫,發揮寫論文不求人的特性,進而打破研究資源不足的困局。

 

這堂課提供從零基礎到能發表 SCI 論文的核心知識,完整流程包括找題目、寫文章、跑統計、製作圖表到投稿回覆;互動實作時間裡,將協助同學們實際在自己的筆電親手跑出統計。從技術到心法,一次掌握。讓你回家後就能著手進行自己的研究!

 

傳統的統合分析,是一個治療對上對照組;而網絡統合分析,常是多種治療互相比較,並進行排序。新思惟推出的兩款工作坊,是完全不一樣的課程,指定論文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團隊皆為了課程,量身設計教學內容,讓發表論文這件事,成為每個人都能複製的成功模式。

 

 

 

 

同學常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學會,只要您符合以下條件,就沒問題。

 

  • 技術需求:初學者可,會使用 Word / Excel 等級即可。
  • 硬體需求:當天攜帶「筆電」與「滑鼠 / 滑鼠墊」前來參加互動實作時間。Windows 與蘋果電腦均可,能上網且有 Word / Excel 就行。

 

新思惟一貫的品質水準,對新手一樣友善。歡迎你來學!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