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蔡依橙

2024 / 8 / 13

問:這堂網絡統合分析會用什麼統計軟體?是和統合分析一樣的 CMA 嗎?自己曾試用過 Stata,但是不好上手,圖片也較沒亮點。

 

 

 

 

答:(蔡依橙)CMA 沒有辦法處理網絡統合分析的題目,它處理的是傳統統合分析,或者我們會叫做 pairwise meta-analysis,意思就是,它是 head to head 的,一個治療對上對照組,像是這樣的格式。

 

網絡統合分析想要回答的是,一個疾病有很多種治療方式,而這些治療方式的效果排序如何?哪些統計上有效?哪個最有效?雖然網絡統合分析跟傳統統合分析有一些主題選擇上,可能會有灰色重疊地帶,但大致上來說,如果我們是這個領域的研究者跟專家,這兩種研究方式的選擇,其重疊性其實不那麼多。

 

Stata 是非常強大的軟體,它能夠做的事情非常多,但缺點就是功能真的太多,所以我們必須自己寫程式,而且出問題的時候,要有能力去 debug。否則如果只是複製別人的程式來跑,會連出了問題,其實自己都不知道,也無法解決。

 

我們將使用的是 MetaInsight 這個網站,它是基於統計軟體 R 所做的網頁工具,我們不需要自己安裝 R 以及相關的套件,也不需要自己寫程式。MetaInsight 比 Stata 好上手非常多,而且是免費、免下載就能用的。課堂上我們也會教大家,親手做出足以刊登在 SCI 期刊等級的圖片。

 

 

活動內容

 

 

2024 / 8 / 13

問:網絡統合分析通常需要收錄多少文章?每種治療最少要幾篇文獻才能分析?怎麼評估收納的文章數足夠?

 

 

 

 

答:(蔡依橙)初學者開始寫網絡統合分析,會建議大概在十篇左右的論文數量會比較適合。五、六篇也可以,但有時候你不容易做出很棒的 network model 來比較,如果你整個故事跟模型都可以建立得不錯,五、六篇也是可以開始。

 

至於每種治療至少要幾篇文獻?其實只要有一篇就可以了,當然你有兩篇、三篇以上,它能夠應對更廣泛的族群,說服力當然更好,但做實證類的研究就是這樣,並不是我們想要幾篇它就會有幾篇的,而是「現在有幾篇,我們只好分析幾篇」。

 

從這個角度出發,你今天所做的領域如果篇數很少,你能夠把它統合或者是網絡統合起來,它就比既有的知識再多推進一點點,即使我們所收錄的文獻,有些治療真的就只有一篇被比較過,但當我們把它網絡統合起來,說一個故事,說一些新的結果,也很棒。

 

要怎麼評估收錄的文章足夠?以初學者來說,建議在十篇上下,收錄十個 trial 左右,會是一個不錯的平衡,最低的話也最好有五、六篇。

 

 

活動內容

 

 

2024 / 8 / 13

問:想問如何有效率又系統性的整理文獻?如果三、五年前有類似文獻,如何將其結果與近期文獻統整?

 

 

 

 

答:(蔡依橙) 我個人使用 PubMed 與 EndNote 這兩個工具而已,其合用的威力已經相當巨大,用來寫統合分析跟網絡統合分析,沒什麼問題。課堂上會向大家分享,我是怎麼運用工具來整理文獻,加速後續的寫作流程。

 

過去的文獻跟近期的文獻統整,這就要看他們的治療種類的差別:如果都是同一種治療對上對照組,那使用傳統統合分析能夠做得很好;如果是三、四種不同的治療對上對照組或者是這三、四種不同治療之間相互比較的 trial 很多,而我們想要知道這三、四種治療到底哪一個最有效,那麼使用網絡統合分析是最適合的。

 

 

活動內容

 

 

2024 / 8 / 13

問:網絡統合分析只靠自己可以完成嗎?想組隊的話有什麼方法嗎?課後如果卡關怎麼辦?

 

 

 

 

答:(蔡依橙)其實一個人是可以完成全部的工作。

 

當然,在確認一些關鍵的細節,尤其是需要專業評估卻又有點主觀的部分,我們會說:「有兩位研究者獨立評估並達成共識,如果沒有共識,會有第三位專家介入評估並做決議。」所以,一個人可以先完成絕大多數的工作,然後再請第二位甚至第三位共同作者,一起來做細節的確認。

 

組隊的部分,同學們可以趁這次上課,上傳作品、回饋心得,因為這些都是別人找到你的好機會。上課時,互動實作作品會上傳到新思惟之友,大家就可以藉由這個機會看看有哪些人來上課,看看他的作品,點進他的帳號看看是怎樣的人、在哪裡工作,是不是樂於分享,以及所展現出來的人格特質,然後嘗試在當天打個招呼,之後聯繫看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網站上也有各梯次分享心得的校友,你可以從他的心得寫作,去評估這個人的邏輯論述好不好,以及是不是有期待找到隊友的需求,加以聯繫。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新思惟現在每個禮拜都有開放一個小時的 Office Hour,你只要在家裡打打字就可以參與,把想問的問題整理好,我們會用電子報公布每週的 Office Hour 時間,設個鬧鐘,時間到,就可以將內容貼上,線上向蔡校長諮詢。

 

 

活動內容

 

 

2024 / 8 / 13

問:怎麼找到適合新手做的網絡統合分析主題?找題目通常會花多少時間?

 

 

 

 

答:(蔡依橙)這的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而且可能是網絡統合分析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在課程中會用大概一堂半的時間,專門針對這個題目去做回答。

 

找題目,是最多人卡關的地方,卻也是最簡單的事情。你需要的工具只有 PubMed,但你如何不迷失、不挫折,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效率的轉換關鍵字並且評估出哪些主題值得你深究,這就不容易。

 

許多人不得其法,所以根本沒辦法開始,但對於有寫作經驗而且題目是自己找到的人來說,這整個過程可能只是 3 個小時或 6 個小時的事情而已。在選定題目上,往往就是一個晚上或兩個晚上,就能搞定。

 

 

活動內容

 

 

2024 / 7 / 1

2024 / 9 / 8(日)活動內容

 

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4 年 9 月 8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蔡依橙醫師 / 雷偉德醫師 / 新思惟教學團隊

 

 

 

 

以發表為導向,為研究新手開闢一條無資源也能起步的道路!

 

✓ 免收案、不用 IRB

✓ 免費軟體、不限電腦系統

✓ 免寫程式、現場統計實作

 

上述優勢,讓「網絡統合分析」成為起步成本最低也最容易的研究方法:只需一台電腦連接網路,無論你是 Windows 或 Mac 電腦的使用者,都可以輕鬆搜尋文獻資料庫,發揮寫論文不求人的特性,進而打破研究資源不足的困局。

 

這堂課提供從零基礎到能發表 SCI 論文的核心知識,完整流程包括找題目、寫文章、跑統計、製作圖表到投稿回覆;互動實作時間裡,將協助同學們實際在自己的筆電親手跑出統計。從技術到心法,一次掌握。讓你回家後就能著手進行自己的研究!

 

傳統的統合分析,是一個治療對上對照組;而網絡統合分析,常是多種治療互相比較,並進行排序。新思惟推出的兩款工作坊,是完全不一樣的課程,指定論文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團隊皆為了課程,量身設計教學內容,讓發表論文這件事,成為每個人都能複製的成功模式。

 

 

 

 

同學常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學會,只要您符合以下條件,就沒問題。

 

  • 技術需求:初學者可,會使用 Word / Excel 等級即可。
  • 硬體需求:當天攜帶「筆電」與「滑鼠 / 滑鼠墊」前來參加互動實作時間。Windows 與蘋果電腦均可,能上網且有 Word / Excel 就行。

 

新思惟一貫的品質水準,對新手一樣友善。歡迎你來學!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