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SCI

2023 / 10 / 6

問:PGY 做研究須知的論文投稿那些事:花點小錢投 OA 但至少有分數的期刊,還是乾脆投非 SCI 的期刊?怎麼知道雜誌審稿的時間,讓投稿效率最佳化?

 

 

 

 

 

 

這次是一位 PGY 同學詢問了許多投稿細節問題,對於校友們應該蠻有幫助,資深校友們也能理解目前 PGY 的真實狀況與內心的各種考量,一併整理供各位參考。

 

 

問:老師您好,我是前年有參加您研究工作坊的醫學生,也很幸運在今年 PGY 時,成功投出屬於自己第一篇!參加課程真是正確的決定🙏 這次想在 Office hour 請問的問題比較多,請多包涵。明年十月 apply。

 

首先是,有一篇新文章寫完了,但我必須承認自己也知道這篇比較是臨床意義不那麼大的作品,有點是為了寫而寫,這種情況下如果投 2-3 分左右的傳統期刊屢屢碰壁(已經兩個失敗了),老師會建議花點小錢投 OA 但至少有分數的期刊,還是乾脆投非 SCI 的期刊?或是老師認為只要是完整的作品,至少都能投到有 SCI 的期刊,只是需要多點耐心呢?

 

答:(蔡依橙)

 

連續被兩本傳統期刊拒絕,並不一定要對自己的稿件失去信心,這主要的問題是,現在全世界的稿件持續增加,傳統期刊的刊登量會被紙本篇幅限制,如果他最近「已經接受但還沒有刊出」的稿件,都已經排隊超過一年了,現在再接受新稿件的比例,就會變得非常非常低,不代表你的稿件是不好的。

 

為寫而寫的稿件,在科學研究界其實並不少見,但只要你有做出一些原創性的整理,事實上都是有價值的。只是可能目前這個價值連你自己都沒有發現。(發現者覺得沒用,但後來的人發現有其大用,事實上科學史上這樣的事情不少喔!)所以只要是方法學沒有明顯錯誤,都值得持續投稿。

 

不過,因為同學目前剩下大約一年就要應徵,應徵的時候你必須提出書面審查,也就是自己的履歷,我個人會建議你還是投稿到跟你這個主題相關領域的 OA 期刊,盡快刊出,讓自己的出版列表稍微豐富一點,這樣在應徵的時候會比較有內容給人家看。

 

閱讀更多 »

2023 / 8 / 14

活動內容

 

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3 年 11 月 19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旁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蔡依橙醫師 / 雷偉德醫師 / 新思惟教學團隊

 

 

久等了!老朋友敲碗許久,新朋友也陸續詢問,新思惟全新企劃,「網絡統合分析 network meta-analysis」正式登場!

 

 

立即報名網絡統合分析

 

 

 

 

是的,我們又為了教學,從零開始寫了一篇 SCI 論文。

 

為了感受新手的一切困境,我們離開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在沒有任何優勢的狀況下,從 PubMed 搜尋開始,找題目、閱讀背景知識、確認可行性、跑統計圖表、寫出全文,並感受投稿過程中的各種可能挫折。

 

然後把這些挫折的克服方式,整理成課程內容。把所有的統計圖表製作,規劃成互動實作。讓每個人都能上手,讓每位新手都能吸收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無資源起步,現在有兩個選擇囉!

 

評估一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療效,對多篇研究做統合,有《統合分析工作坊》。

 

評估多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效果,對治療排序,有《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日後對自己有興趣的疾病治療,不管遇到哪一種,都有適合的工具可以做。兩種都學起來,工具更多、產線更多。

 

大家最常私下詢問的問題,初學者可以嗎?電腦操作需要什麼樣的水準才能上手呢?電腦硬體有特殊需求嗎?

 

  • 技術需求:初學者可,會使用 Word / Excel 等級即可。
  • 硬體需求:請攜帶「筆電」與「滑鼠 / 滑鼠墊」前來參加互動實作時間。Windows 與蘋果電腦均可,能上網且有 Word / Excel 就行。

 

新思惟一貫的品質水準,對新手一樣友善。歡迎你來學!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

2023 / 8 / 8

課程講者

 

 

 

 

講師介紹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所開設的各類研究課程,協助大量初學者成功起步。

 

雷偉德】專長小兒過敏免疫領域,SCI 論文發表數十篇,涵蓋網絡統合分析、傳統統合分析、實驗室研究、臨床研究等類型,對於各種文體的不同投稿策略、審稿常見問題、意見回覆等有深刻認識,並多次登上高分期刊。

 

閱讀更多 »

2023 / 8 / 8

雷偉德醫師(Wei-Te Lei, MD)

 

 

 

 

雷偉德醫師專長小兒過敏免疫領域,SCI 論文發表數十篇,涵蓋網絡統合分析、傳統統合分析、實驗室研究、臨床研究等類型,對於各種文體的不同投稿策略、審稿常見問題、意見回覆等有深刻認識,並多次登上高分期刊。

 

閱讀更多 »

2023 / 8 / 8

寫一篇 NMA 的 SCI:找題目、訂範圍、可行性確認。

 

 

 

 

統合分析類的論文,不管是傳統統合分析,還是網絡統合分析,整個寫作過程中,最重要也最容易卡關的,其實是找題目!所以,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堂課,協助各位了解,當你面對 PubMed 搜尋引擎的時候,究竟該怎樣有效的去找題目?找到一個適合你做網絡統合分析的題目。

 

 

你也經歷過,花了超多時間,但最後研究主題卻不可行?

 

網絡統合分析有個蠻大的特色,就是你需要為他設定一個範圍。否則常見的狀況是,雖然你專注在某一個疾病的治療,但治療種類真的太多了,從醫療到非醫療,從健康食品到日常運動,不做好設限的話,會讓自己非常疲倦,收錄的文章彷彿無窮無盡,也影響到網絡統合模型的簡潔和穩定。

 

在初步找到適合的題目,也設定一個自己似乎能夠完成的範圍之後,就應該先做可行性評估,快速知道這個題目值不值得做下去,會不會有有趣的事情發生。而這個可行性評估甚至應該在十幾個小時徹底的文獻搜尋之前就先做好,避免自己花了超多時間,但最後研究主題卻是不可行。

 

閱讀更多 »

2023 / 8 / 8

互動實作時間:親手完成全套 NMA 圖表

 

 

 

 

新思惟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最特別的就是,會帶你做過整套的圖表。只要你在指定論文裡面讀到的,我們就帶你把它做出來。不管在這個做圖的過程,需要怎麼準備格式與檔案,需要怎麼輸出跟轉換,需要操作多少電腦基礎應用,我們都會教你。

 

 

帶自己的筆電來,專家帶你做出整套圖表。

 

很多事情不是看文字敘述就能夠理解的,必須要親自操作形成肌肉記憶才行。不過自己在家試著做,往往會因為細節卡關,甚至放棄。我們的互動實作時間,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帶自己的筆電來,照著建議的進度做,一有問題就舉手,由資深的老師們指點,或甚至有需要的話,直接操作滑鼠給你看。

 

許多同學會半信半疑,我今天才第一次認真接觸這個領域,真的能在中午的時候做出全套統計圖表嗎?

 

每個這樣懷疑的同學,到了中午,在自己帶來的筆電上畫出 SCI 等級的圖表時,都會蠻感動的,知道自己只是欠栽培。許多同學也在心得寫下:「其實應該早點來新思惟工作坊的。」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