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Office Hour

2024 / 11 / 28

問:在社會人文 / 社會科學領域,能寫網絡統合分析或統合分析嗎?

 

 

 

 

 

答:(蔡依橙)

 

可以的,兩個課程也都有校友已經成功發表。

 

 

領域雖不同,但研究法通用。

 

社會人文 / 社會科學領域,雖然乍聽之下跟醫學領域不同,但量化研究法、對照組研究都是通用的。只要你選擇的主題,是有個介入,然後會改變一個結果,那就可以做統合分析(MA)或網絡統合分析(NMA)。

 

例如你做「音樂」,要寫論文,聽起來好像社會人文領域,但如果你選擇的主題,是以音樂療法,去降低憂鬱,那就有一個介入(音樂療法)、改變一個結果(憂鬱指數)。

 

 

同樣的,如果你做「教育」,要寫論文,聽起來好像社會人文領域,但如果你選擇的主題,是使用數位工具去做間隔複習,以提升學習效果,那就有一個介入(數位工具間隔複習)、改變一個結果(學習效果)。

 

閱讀更多 »

2024 / 11 / 27

問:AI 正在讓你做出錯誤決策?

 

 

 

 

 

答:(蔡依橙)

 

如果你還沒有確認正確性的能力,千萬不要使用 AI 去做你無法驗證的事。

 

最近有同學在 Office hour 問我問題,我發現他的提問有點奇怪,在我進一步釐清並追問之後,才發現原來同學是使用 AI 工具去讀論文。

 

 

這段文字,你先看看,哪裡奇怪?

 

主題我稍微做點馬賽克,大概類似「給予病人某介入之後,去評估疼痛指數的下降程度」。所以他用 PubMed 找了有這些介入也有疼痛指數的論文,全部丟進 AI 工具裡面。

 

接著,他對這些 AI 工具詢問,請他們萃取出做統合分析需要的數值。

 

AI 給了一堆中文說明跟歸納,並告訴他,其中好幾篇文章,並沒有給出疼痛指數的數據。

 

閱讀更多 »

2024 / 11 / 15

自己摸索百嘗挫折,在新思惟有完整且具體的教學。

 

作者:阮呂真 中醫師

 

 

 

 

11 月 9 日,我參加了新思惟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這堂課對於像我這樣缺乏資源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務實的機會。

 

網絡統合分析是目前還很新穎的研究方法,市面上學習資源也不多,新思惟團隊深知這點,設計了非常實用且清晰的課程,不只讓我們理解 NMA(網絡統合分析)的基本概念,更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從選題到發表的完整流程都盡力幫助我們學習,課程目標是希望協助大家發表自己的 NMA 論文,這對我來說相當具有吸引力。

 

 

研究所老師希望能有發表,卻沒有告訴我該怎麼做。

 

在參加這次的課程之前,我的學習經驗多半來自於在研究所的摸索,老師們往往對學術研究抱有崇高理想,期待我們能在學術領域有所成就,然而在具體操作上,卻缺乏實際且明確的指導,很多時候只能靠自己摸索,嘗試自行理解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研究產出。這樣的過程常常伴隨著挫折感,因為缺乏具體方法而無法推進,讓研究進展停滯不前。

 

相較之下,新思惟的工作坊給了我完全不同的體驗。講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緊扣著如何產出具發表潛力的成果,從選題、文獻搜尋、數據分析,到圖表製作和論文撰寫,所有步驟都有直接且實用的指導。

 

閱讀更多 »

2024 / 11 / 15

新思惟的實戰課程,課後就能開始找網絡統合主題!

 

作者:臺師大 科學教育研究所 黃緯宏 博士生

 

 

 

 

雖然在學校的研究方法課程中,曾接觸過傳統統合分析的理論與相關論文,但主要著重在基礎概念的理解,並未深入實際操作撰寫一篇完整文章。過去我寫過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文章,但對網絡統合分析仍相當陌生,這次參加《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讓我對網絡統合分析(NMA)和傳統統合分析(MA)的異同,以及研究所需的核心技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掌握。

 

 

以實例清楚分析網絡統合分析的優勢

 

課程一開始,講師清晰說明了 NMA 的核心概念,並透過實例分析了基本邏輯和流程,特別是對於如何從不同研究中提取、整合和分析數據,讓多項研究能互相對照,進而分析得出結果,這些介紹讓我眼界大開。

 

閱讀更多 »

2024 / 11 / 8

問:在地區醫院工作,好難找到論文題目?

 

 

 

 

 

問:我在一家地區醫院工作,因為不是醫學中心,又有固定合作的後送機制,所以重大疾病和急重症,幾乎都會送往更遠的醫學中心去治療,很多有點特別的疾病,最後開刀的紀錄或者重要的檢查結果,都不在我們醫院。這樣我要怎麼找到主題來寫論文?

 

答:(蔡依橙)

 

同學這個問題,其實我很常被問到,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在醫學中心工作,而醫學中心在民眾心目中也有分等級,真正什麼疑難雜症都會留下來的,只有少數幾家。

 

這問題我分成兩個部分回答,就是你自己想寫的是「臨床論文」還是「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2024 / 10 / 20

問:被撤稿的文獻,還可以引用嗎?

 

 

 

 

 

問:我在看參考文獻的時候,發現有些參考資料裡面,竟然引用已經被撤稿的論文(retracted paper)。有篇研究,甚至還引用了兩篇。已經被撤稿的論文,真的可以引用嗎?

 

答:(蔡依橙)

 

結論是,我個人不會去引用已經 retracted 的論文。

 

只有一種狀況例外:我今天做的研究就是跟撤稿有關。

 

例如,我去分析撤稿作者的國家分布,或者是分析撤稿時出版社所給的原因。在這種狀況下,因為我要分析的就是撤稿這件事,所以引用這些被撤稿的論文,當然是 OK 的。

 

又例如,我今天在 introduction 或 discussion,想討論撤稿文獻是否跟其他文章有結果上的不同,這種也可以。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