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NMA

2024 / 1 / 22

2024 / 1 / 21(日)「網絡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李穎俐護理師、林佳彥醫師

 

 

 

 

因為學術界的許多變化,選擇學習「網絡統合分析」跟「統合分析」起步的學員變多了,主要原因在於,這個領域是自己就能夠起步,可以不求人。其中網絡統合分析,甚至連統計軟體都不用花錢買。

 

即使是在發展自己臨床領域的獨立研究者,像是資深的主治醫師們,由於現在傳統期刊審查越來越久的趨勢,也必須增大產量、發展多個產線來應對,讓論文發表更多元,也更不會斷炊。

 

這次上課最特別的是,光在學的醫學生,就有五位來學,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也聽說了傳統期刊審閱期越來越久,不如把開始起步的時間提早,也讓投稿的自由度掌握在自己身上,比較能夠控制這些努力的成果最後出現在履歷上的時間,不會因為種種不好說的因素,導致應徵的時候,所有文章都還在審閱中,完全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網絡統合分析是新興領域,它的統計基礎雖然相當複雜,不過就如同汽車和手機一樣,我們是終端的應用者,對於內燃機如何運作、半導體原理如何,其實並不一定要了解得相當深入。先開始應用,改變自己的人生,之後如果有興趣再做深究,也是沒問題的。我們的課程就是以「讓同學能夠先開始發表」這樣的 endpoint 去做設計,而且很榮幸的,所有同學都能夠在上課當天,用自己的電腦,做出相當不錯的圖表。

 

以下就來看看同學們的作品,以及我們想要回饋的部分,還有兩位得獎同學的傑出套圖。

 

閱讀更多 »

2024 / 1 / 1

2024 / 3 / 3(日)活動內容

 

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4 年 3 月 3 日(日)9:00a – 4:4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蔡依橙醫師 / 雷偉德醫師 / 新思惟教學團隊

 

 

 

 

沒有收案資源,不想經過 IRB,即使是研究新手也可以成功發表,這樣的條件是有可能的嗎?

 

是的,新思惟團隊看見時代的困境,聽見大家的需求,繼《統合分析工作坊》後,全新開發《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提供大家不同工具和選擇,日後能根據臨床遇到的情況,來發表合適的文章!

 

在這堂課程中,我們選用的是基於 R 的網站軟體,能夠免費使用的「MetaInsight」,在互動實作時間裡,將協助同學們能實際在自己的筆電完成統計,並說明須注意的細節,課程中更會教大家,寫一篇網絡統合分析文章,選題目、寫文章的流程和要點,從技術到心法,一次掌握。

 

傳統的統合分析,是一個治療對上對照組;而網絡統合分析,常是多種治療互相比較。新思惟的兩款工作坊,是完全不一樣的課程,指定論文也不同,而相同的部分是,團隊皆為了課程量身設計教學內容,運用課程內容來實際發表論文,證明我們的方法可行。

 

同學常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學會,只要您符合以下條件,就沒問題。

 

  • 技術需求:初學者可,會使用 Word / Excel 等級即可。
  • 硬體需求:當天攜帶「筆電」與「滑鼠 / 滑鼠墊」前來參加互動實作時間。Windows 與蘋果電腦均可,能上網且有 Word / Excel 就行。

 

新思惟一貫的品質水準,對新手一樣友善。歡迎你來學!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

2023 / 11 / 23

在發展職涯、實現想法的過程,讓人安心的可靠選擇。

 

作者:恩主公醫院 中醫部 曾怡嘉 醫師

 

 

 

 

過去參加了數次的新思惟課程,這次是應該是第一次動筆寫回饋心得,以此表達對新思惟的感謝。

 

 

NMA 可能是我困擾多年的突破口

 

中醫要如何有療效的再現性、怎麼合理的納入現代醫療為患者服務,這是一直以來我努力在探討釐清的部分。看到 NMA 的運作邏輯,與我在門診中想釐清的、以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很有相關,加上對於新思惟課程品質的信任,因此在第一梯次就直接下手報名。

 

大約 2020 年起,我開始進行中西醫結合及中醫專病的探討,嘗試建立門診可行的客觀評估方式,以及合理的西醫相互轉介模式(area of interest:頭面口耳專病如 orofacial pain、peripheral facial palsy、tinnitus 等,及皮膚專病。)

 

然而,對於中醫而言,一方面由於評估方式的差異、以及共通客觀評估的相對不足,所以在寫論文時常遇到挫折。在臨床上有些觀察到的現象,或是臨床的疑問,一直希望能夠找機會回答或佐證。希望以論文為媒介,解決自己的臨床疑問,也有機會對實際臨床產生小小貢獻,藉由撰寫跟整理來促進對話。

 

 

課程對初學者太適合了,聽得懂甚至能複製前人腳步。

 

這次 NMA 是在新思惟有實際產出的狀況下開設課程,非常佩服新思惟不斷往前推進、追上時代的衝勁。

 

閱讀更多 »

2023 / 11 / 23

參加《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第一梯次,不怕嗎?

 

作者:杜瑪動物醫院 鍾昇樺 獸醫師

 

 

 

 

新思惟的特色,就是將高深學問「簡單化」。

 

距離上次參加「傳統」統合分析工作坊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了。身為長期潛水關注新思惟課程與蔡醫師粉絲團的老校友,一發現今年蔡醫師公告開設全新的課程《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後,立馬報名!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新思惟的課程設計,是將一門看起來高深、複雜的新興資料統合科學,能夠讓菜雞如我的人快速上手。

 

閱讀更多 »

2023 / 11 / 23

投資自己永遠不會錯,因為我們值得這個「價」。

 

作者:雲林長庚醫院 腦神經外科 鄭為遠 醫師

 

 

 

 

為什麼想來參加《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這次看到新思惟推出新課程: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NMA),我幾乎是馬上決定參加課程。

 

之前,我也曾經參加過《統合分析工作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等,分別都有許多收穫及反思。在臨床上也因此獲得升任主治醫師的機會。擔任主治醫師之後,進入更加忙碌的生活。參加《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的初衷,除了學習一個新的文體,也是投資自己、精進學習。

 

閱讀更多 »

2023 / 11 / 23

這堂 NMA 真的太實用,上完課非常有成就感!

 

作者:台南市立醫院(委託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經營) 心臟內科 張洵浩 醫師

 

 

 

 

年紀並不能阻止我想發論文

 

繼今年 8 月 20 日參加《統合分析工作坊》後,又再一次參加新思惟國際的課程《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我想我這次應該還是所有學員中年紀最長的一位。比較百感交集的是差點因為身體因素無法來上課,所以格外珍惜這次學習機會。

 

上次上完《統合分析工作坊》後,我試著找過一些題目,但因為對統合分析經驗不足,發現一些題目很多學者都已經發表了,想發表可能不是那麼簡單。這次看到蔡依橙校長開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Google 了一下,發現與傳統統合分析有所不同,所以報名了這堂課。

 

 

NMA 的實用性,非常適合剛踏入研究的初學者。

 

當然,上完課一樣是收穫滿滿。也很幸運成為新思惟《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第一次開課的學員。我覺得網絡統合分析比傳統統合分析,更適合想要踏入統合分析研究的初學者來學習。其中在軟體部分,新思惟選用的統計軟體 MetaInsight 目前可以免費使用,相對來說,傳統統合分析 CMA 軟體是需要付費(開通後只有一年使用期限)。再來,網路統合分析可以分析各種介入治療對疾病的影響,不管是 direct 或是 indirect comparison,都可以讓我們了解不同治療之間的相似性,一致性和傳遞性。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