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網絡統合分析

2024 / 9 / 12

升等,是一場與時間競賽的遊戲!

 

作者:林口長庚 神經外科 李丞騏 醫師

 

 

 

 

想要更快、更多的發表,必須繞過花時間的流程!

 

醫學中心的升等門檻越來越高,即使我已經有些臨床以及基礎的研究,也已經拿到博士學位,升任學術副教授,但距離再升等,尚需要更穩定的論文產出。

 

臨床研究需要 IRB(即使已經簡化很多流程)、收集案例、輸入資料、跑統計等,臨床資源資料取得不易,從收集到分析到寫作完成,至少一年半載,更別說如果投傳統期刊,少則半年的往來才能發表。

 

最重要的是,要單純從臨床病例 retrospectively 過濾(壓榨)出一些值得發表(別人願意看)的數據,其實不簡單。前瞻性的收案或是臨床研究往往耗日費時(IRB 往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研究試驗設計到收案到分析,往往升等的黃金時間早已逝去。然而這些都是別人設計好的遊戲規則,我們沒什麼籌碼可以 call 或是 show hand!

 

這次報名歷經一些心情波折,猶記得 2022 年 4 月參加了《統合分析工作坊》也得到製圖大獎,後來立馬買了 CMA 軟體還有原文參考書,但還是因為種種因素統合論文發表停滯不前。所幸這段期間還有一些零星的論文發表,但就是產量很不穩定。看到之前辦在台中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心中那抹被澆熄的熱情,又被逐漸點燃。私訊蔡校長得知可能會於 9 月在台北開課,就心心念念注意電子報的開課通知,立馬手刀報名。

 

閱讀更多 »

2024 / 9 / 11

2024 / 9 / 8(日)「網絡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李丞騏醫師、古小千醫師

 

 

 

 

這次上完課之後,有位同學特別私下來說,今天的課程對他收穫非常大。因為他曾經上過其他不同團隊所開設的課程,即使花的時間不少,卻因為課程設計跟規劃的關係,讓他依然一頭霧水、無法上手。

 

今天的課程,看得出課程設計者的功力,特別用初學者能懂的方式說明,並且準備好各種工具,讓大家馬上就能開始做,一做就是一整套,真的是非常厲害。

 

這梯次,所有同學都有強大的動機學習,在互動實作時間均順利完成全部圖表,相當厲害。

 

做教學的成就感就來自於這裡,我們認真的規劃學習方式,讓有心但是無法起步的人,成功進到下個境界。雖然這樣子的改變很難去量化,但從同學的眼神以及回饋是能清楚知道的。

 

而日後長時間的追蹤,也都看到校友們建立了新產線,一篇一篇地出現在 PubMed 上,是很令人高興的。

 

以下,一起來看看一些老師們還想建議的細節,以及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閱讀更多 »

2024 / 9 / 11

[快訊] 丁嘉种老師團隊,關於不同運動介入,對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效果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Healthcare 刊登!

 

 

 

 

文章介紹

 

全球老年人口比例持續攀升,如何幫助老年人緩解憂鬱症狀成為公共衛生議題。過去的研究指出,運動能改善心理健康並減輕憂鬱症狀,但仍需進一步研究,確定哪種類型的運動對老年人最有效。

 

為此,丁嘉种老師團隊搜尋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 等資料庫,收錄了 31 篇隨機對照試驗(涵蓋 3238 位參與者),用網絡統合分析來探討氣功、奧塔哥運動計劃、瑜伽、步行、肌力訓練、有氧和太極等多種運動介入後,對老年人憂鬱症狀改善的成效,並透過排名找出最有效的措施。

 

研究結果顯示,低強度運動如氣功、奧塔哥運動計劃和瑜伽,對緩解老年人的憂鬱症狀成效最佳;步行和肌力訓練等中強度運動亦有良好表現;有氧運動和太極的效果則為中等。文中還進一步比較不同運動組別與常規治療組別的退出率,發現所有運動組別的退出率均未呈現顯著差異,不同的運動項目並不會降低患者的參與度。

 

這篇文章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數據,將這些運動納入臨床治療方案,有助於協助老年人對抗憂鬱症,並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

 

 

丁老師課後已成功開發 NMA 產線,這篇作品的研究架構,是課程指定論文的延伸應用,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成果豐碩,實在厲害!

 

恭喜丁老師!

 

對初學者來說,統合分析是最容易起步的工具。如果找到想做的主題,該怎麼決定要做「傳統統合」還是「網絡統合」?

 

 

 

 

論文寫作 / 網絡統合

 

閱讀更多 »

2024 / 9 / 9

2024 / 11 / 9(六)活動內容

 

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

Network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4 年 11 月 9 日(六)9:00a – 4:40p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蔡依橙醫師 / 雷偉德醫師 / 新思惟教學團隊

 

 

 

 

你是否曾因為缺乏研究資源,或被繁瑣的 IRB 審查程序所困擾?或者,你渴望能夠獨立完成一篇 SCI 論文,卻不知從何下手?新思惟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正是為您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選擇網絡統合分析?

 

網絡統合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是一種強大而靈活的研究方法,特別適合研究新手和資源有限的研究者:

 

🚫 無需收案,免 IRB 審查。
💻 僅需一台連網電腦,不限作業系統。
🆓 使用免費統計軟體,降低研究成本。
🔄 可同時多種治療互相比較,應用上更為廣泛。

 

這堂課涵蓋整個研究過程,包括如何選擇研究主題、撰寫論文、進行統計分析、製作圖表,以及最終的投稿策略。提供零基礎到發表 SCI 論文的核心知識,並在互動實作時間裡,實際用自己的筆電,操作「免費」的網站工具「MetaInsight」,親手跑出統計。從技術到心法,一次掌握。讓你回家後就能著手進行自己的研究!

 

即使您是一位尚未找到指導老師的 PGY,尚未有臨床經驗,也不用擔心。我們在課程設計了一個環節,教您如何有效使用 PubMed,在廣闊的醫學領域中挖掘研究靈感,並將其轉化為可行的網絡統合分析題目。

 

我們會告訴你可行性的策略,讓您從簡單可行的題目開始,逐步建立研究能力和信心,讓自己的發表履歷有成績。

 

發表論文不難,而且,這是每個人都能複製的成功模式。即使你一開始沒有任何頭緒,也能夠上手。

 

 

 

 

同學常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學會,只要您符合以下條件,就沒問題。

 

  • 技術需求:初學者可,會使用 Word / Excel 等級即可。
  • 硬體需求:當天攜帶「筆電」與「滑鼠 / 滑鼠墊」前來參加互動實作時間。Windows 與蘋果電腦均可,能上網且有 Word / Excel 就行。

 

新思惟一貫的品質水準,對新手一樣友善。歡迎你來學!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

2024 / 9 / 3

問:我是目前還沒找到老師帶的 PGY,尚未有臨床經驗,自己從文獻中找到題目寫網絡統合分析有可能嗎?

 

  

 

 

答:(蔡依橙)

 

網絡統合分析課程中,有堂「寫一篇 NMA 的 SCI:找題目、訂範圍、可行性確認。」就是要搞定這個問題。不只是你,其實即使是次專科的 VS,也不見得知道自己領域,哪些主題適合 NMA 去做。所以課程是以毫無頭緒的角度去設計,我們當初寫指定論文找題目的時候,也是如此,從打開 PubMed 開始,逐步摸索出能寫的題目。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很熱門很好的題目,規模都很大。而且。全世界一定有許多速度很快的團隊虎視眈眈,就算你跟他們看到同一個題目,你的速度沒有他們快,你寫的論述完整性還沒有他們好,往往寫到一半,就看到人家把完整的論述都寫出來。

 

初學者最適合的做法,還是在一個大約的領域中,像是眼科、復健科或皮膚科,或者心臟外科、泌尿科,這樣的大領域裡面,去 PubMed 直接搜尋可以寫的題目。

 

也就是說,我們會教大家,到特定的池塘裡面去撈,但不要滿腦子想著要撈到最大的魚,而是先撈到一條你能夠帶上來的,屬於你自己的魚。

 

閱讀更多 »

2024 / 8 / 13

問:寫 NMA 是不是要花費很多時間心力,詳細閱讀每篇收錄的文章?

 

 

 

 

答:(蔡依橙)這是許多同學擔心的問題,但其實並不需要的。

 

假設我做一個網絡統合分析,收九篇文章的話,這九篇我並沒有每個字都全部閱讀過。我會一定讀過的,是標題跟摘要,然後就會進去看看我所要的資訊,他的 outcome 量測方法、那些我想萃取的數值在哪裡。而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如果我有發現他收錄的族群或其他細節比較不一樣的,我也會做些筆記,但我並沒有地毯式地讀過所有的論文。

 

我會讀的比較詳細的,往往是一開始我在找新的題目時。為了進入這個領域,我會讀一些 review 類的文章,介紹這個領域的現況,讓我了解一些行內人才知道的事情。以這次的指定論文來說,我就是讀一些關於運動如何改善乳癌術後患者生活品質的相關 review,讓我知道在這個領域做研究的人,他們通常在想些什麼,用哪些關鍵字。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