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興大學 組織工程 / 秀傳醫院 骨科部 趙偉丞 博士生 / 物理治療師
上週日參加了新思惟國際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充滿激動。報名時有點擔心課程會不會太艱深,平常我連圖表都看不懂了,一天就要學會還跑出圖表?
沒想到這些顧慮在第一堂課就被完全打消了。
作者:中興大學 組織工程 / 秀傳醫院 骨科部 趙偉丞 博士生 / 物理治療師
上週日參加了新思惟國際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充滿激動。報名時有點擔心課程會不會太艱深,平常我連圖表都看不懂了,一天就要學會還跑出圖表?
沒想到這些顧慮在第一堂課就被完全打消了。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網絡統合分析(NMA),都相當好奇這個新穎的研究方法,會不會很難上手?
現今有越來越多研究者開始投入 NMA,將它視為這個時代的機會窗口;不僅能整合多篇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和排序,還因為免 IRB、免收案的特性,一台電腦連上網路就能開始做研究。尤其在當前資源有限的環境下,NMA 提供了一個極具效率的途徑,讓研究者能夠充分運用現有文獻,快速展開自己的研究計畫。
新思惟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專為初學者打造,課程內容全面涵蓋從找題目、文獻搜尋、判斷可行性、圖表製作到投稿策略等關鍵技巧;而最經典招牌的「互動實作」,採用免程式碼的教學方式,讓學員無需擔心技術門檻,確保每位學員都能在課程當天,用自己的電腦製作出具備投稿水準的統計圖表。這種即學即用的教學模式,不僅加深了學習印象,更能讓學員快速掌握 NMA 的實際應用技巧。
「有條理、易理解。有 SOP 讓初學者有方向、好上手、易執行,對於初學者非常友善。」
NMA 的研究方法不僅適用於醫學研究,更可擴展到護理、商業、教育、海洋科學等多元領域。由於它能夠系統性地整合研究結果,揭示不同研究之間的潛在關聯,進而產生新的研究洞見,各領域的研究者都能從中找到適合的切入點,說出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審閱者按下 accept。
「對於照護及護理教育有一些發想!上了 NMA 後更清楚 MA 與 NMA 之差異,讓我開心且有信心的針對有興趣的全人照護主題,有了系統及操作的方法。」
工作坊以發表為導向的課程設計,能滿足不同程度學員的需求:對於初學者,我們提供從零開始的研究指引;對於有學術經驗的進階者,則給予新的研究思維和分析視角。每位學員都能在既有的知識基礎上,經由課程應用實例和現場即時回饋,探索更多學術發表的可能性。
「新手如我也可以充分有效率的理解、吸收 NMA!實作跑出圖表後更是讓我信心大增。」
「很實際且實用的課程,雖然我是 MA 的老朋友回鍋,但這兩種工作坊完全不同,都非常的獨特,也是初學者可以依賴的投稿利器!」
在進行文獻搜尋時,有些題目適合網絡統合分析,有些題目適合傳統統合分析。「傳統統合」和「網絡統合」這兩種工具屬性不同,彼此互補。當你掌握兩種研究法,遇到不同題目的時候都有能力去做分析,就能把握住每一個發表的機會。
對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
課後卡關不用再怕無人能問,新思惟推出全新服務,每週一次蔡校長的 Office hour,提供課程校友線上諮詢,陪著學員走完成功發表的最後一哩路!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作者:阮呂真 中醫師
11 月 9 日,我參加了新思惟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這堂課對於像我這樣缺乏資源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務實的機會。
網絡統合分析是目前還很新穎的研究方法,市面上學習資源也不多,新思惟團隊深知這點,設計了非常實用且清晰的課程,不只讓我們理解 NMA(網絡統合分析)的基本概念,更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從選題到發表的完整流程都盡力幫助我們學習,課程目標是希望協助大家發表自己的 NMA 論文,這對我來說相當具有吸引力。
在參加這次的課程之前,我的學習經驗多半來自於在研究所的摸索,老師們往往對學術研究抱有崇高理想,期待我們能在學術領域有所成就,然而在具體操作上,卻缺乏實際且明確的指導,很多時候只能靠自己摸索,嘗試自行理解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研究產出。這樣的過程常常伴隨著挫折感,因為缺乏具體方法而無法推進,讓研究進展停滯不前。
相較之下,新思惟的工作坊給了我完全不同的體驗。講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緊扣著如何產出具發表潛力的成果,從選題、文獻搜尋、數據分析,到圖表製作和論文撰寫,所有步驟都有直接且實用的指導。
作者:臺師大 科學教育研究所 黃緯宏 博士生
雖然在學校的研究方法課程中,曾接觸過傳統統合分析的理論與相關論文,但主要著重在基礎概念的理解,並未深入實際操作撰寫一篇完整文章。過去我寫過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文章,但對網絡統合分析仍相當陌生,這次參加《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讓我對網絡統合分析(NMA)和傳統統合分析(MA)的異同,以及研究所需的核心技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掌握。
課程一開始,講師清晰說明了 NMA 的核心概念,並透過實例分析了基本邏輯和流程,特別是對於如何從不同研究中提取、整合和分析數據,讓多項研究能互相對照,進而分析得出結果,這些介紹讓我眼界大開。
作者:努力想有發表的 PGY
這次參加的新思惟《網絡統合分工作坊》,對於身為學術投稿初學者的我而言,是場內容極為受用,非常豐富的學習體驗。
蔡校長在開場傳授網絡統合分析(NMA)的基本概念,並比較了和傳統統合分析的差異,接著分享如何找到合適的研究主題、撰寫 NMA 論文的實際步驟,以及投稿時常見的審稿意見與回覆技巧。
這些寶貴的內容,為我日後研究提供了可以做為參考的經驗,也讓我更清楚了解到網絡統合在臨床研究上的應用與價值。
傳統的統合分析(MA)主要是針對某項治療與對照組進行比較,且多數情況下依循一定的規範和方法;而網絡統合分析則是將多種治療進行比對的研究方法,在分析設計上有更大的自由度,但也要求研究者具備更高的主動性和嚴謹的自我審視。
蔡校長將 MA 比作逐漸成形的「西部小鎮」——規範相對簡單且較容易依循;NMA 則如同尚未開拓的「荒原」,需要研究者自己建立規範並進行辯護。這樣的比喻很生動地表達了 NMA 的靈活與挑戰性,也讓我更明白做 NMA 需要具備的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最近,越來越多朋友低調的詢問:
「完全沒有寫作經驗的初學者,上統合分析(MA) / 網絡統合分析(NMA)這兩個課程,會不會聽不懂?」「護理師 / 藥師 / 醫檢師 / 放射師 / 學校老師參加這堂課,也能應用嗎?」
這幾年,許多領域,越來越重視學術研究,開始慢慢有論文產出的需求,但對於一個完全沒接觸過的人,常常會感到很錯愕,不知道怎麼開始?網絡統合分析(NMA)作為一種免 IRB、免收案、免程式碼、免費工具的研究方法,不僅降低了技術門檻,還為剛起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條便捷之路。
新思惟的課程以入門友善為最大特色,《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教學內容涵蓋了從選題、文獻搜尋、數據分析、圖表製作到期刊投稿的整個流程。學員能夠在課堂中學習並親手製作統計圖表,逐步掌握 NMA 的實際應用方法,課後回到家,就能迅速展開屬於自己的研究。
「對於 NMA 有了完整清晰的基本認識,使用 MetaInsight 進行實作練習,是最重要的收穫,因為有了研究構想後,能使用有效可靠的工具進行資料分析,是寫出 NMA 論文最重要的第一步。」
在新思惟的課程中,除了教授 NMA 的基礎理論外,互動實作中,更會手把手指導如何使用免費的 MetaInsight 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和圖表生成。
這不僅是 NMA 課程的核心,其中的數據分析,更是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能夠精確地進行資料處理和結果呈現,不僅提升了論文的嚴謹性,也為研究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拼出屬於自己強而有力的論文寫作邏輯。
在 NMA 的文體中,論述超級重要,只要說得通,搞定你想回答的臨床問題,就可以了!
課程中,我們針對新手寫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提供大量的解決方案。從選題到發表的每一步,講師們都會分享過往經驗,讓學員在入門階段,就能清楚的看到終點的模樣。
透過系統化的教學方式,大大縮短了初學者的摸索時間,也減少了新手犯錯的機會。即便是複雜的問題,也在講師的耐心講解中變得明朗,讓學員能夠更輕鬆地,面對研究道路上的各種挑戰。
課程特別重視學習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從選題可行性、到圖表的製作,再到期刊回覆的技巧,課程涵蓋了整個寫作到投稿的流程,並避免過於艱深的專業理論。
這樣的設計,既能幫助學員輕鬆上手,回到家中也能立即找題目並開始動手寫論文。
在進行文獻搜尋時,有些題目適合網絡統合分析,有些題目適合傳統統合分析。「傳統統合」和「網絡統合」這兩種工具屬性不同,彼此互補。當你掌握兩種研究法,遇到不同題目的時候都有能力去做分析,就能把握住每一個發表的機會。
對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
課後卡關不用再怕無人能問,新思惟推出全新服務,每週一次蔡校長的 Office hour,提供課程校友線上諮詢,陪著學員走完成功發表的最後一哩路!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