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審閱意見

2025 / 3 / 21

問:審閱意見怎麼看?帶你親自讀一段

 

 

 

 

 

答:(蔡依橙)這是 Office Hour 時,同學問我的,內容稍做調整顧及隱私。

 

他自己試著找了一個題目,做了病歷調閱與統計,投稿後被 reject,問我接下來該怎麼辦?要不要照審閱者的意見修改後,再投同一本期刊?

 

「The authors conclusions are noteworthy, but low study numbers prevents the potential for generalizability of results, and while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is an elegant way of investigating potential risk factors, it does little to meaningfully influence our current management of these lesions.」

 

我們先請 ChatGPT 翻譯成中文,大家比較好理解。

 

閱讀更多 »

2025 / 1 / 17

最困擾的「設定主題範圍」,一堂課就解決了!

 

作者:台北慈濟醫院 一般科 林昱誠 醫師

 

 

 

 

有幸參加了《網路統合分析工作坊》,這段學習經歷讓我對如何訂定研究主題範圍、NMA 背後的邏輯與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我對文獻回顧與回應的技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在蔡校長和雷醫師的指導下,不僅學到了理論知識,還在實際操作中獲得了許多實用的技能,對未來的論文撰寫和研究,都有極大的幫助。

 

 

協助新手寫出第一篇的關鍵:可行性

 

這次課程的一個亮點是,讓我理解到如何合理地訂定研究主題範圍。在過去的經驗中,我經常困惑於主題範圍的拿捏,有時範圍太大,研究重點不明;有時範圍過小,又難以深入的分析。

 

透過課程中的實例講解,終於理解如何根據研究目的精準界定範圍,選擇適合的文獻進行整合,從而讓研究變得更具深度與聚焦。

 

這是過去我嘗試自己閱讀或聽醫院提供的演講時,很缺乏的一部分。當然,理論上很多主題都可以做,但初學者能做的、能上手的、能真正開始寫出一篇的,範圍就比較有限,校長很清楚的把可行性放在第一位,協助新手能有效開始,是很正確的策略!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