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依橙)
獲得別人的認可,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重要需求。
一位醫學生透過老師介紹來問我:「當個臨床技術很好的醫師,做了許多研究登上 PubMed,但這些專業的醫學論文,到底有誰會讀?是不是乾脆自己成立一個 YouTube 頻道,還更有宣傳效果,訂閱數跟觀看數都更多,偶爾還能接業配。」
很榮幸同學信任,能提出這樣直接的問題。我也就自己的經驗跟看法作回覆。
答:(蔡依橙)
獲得別人的認可,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重要需求。
一位醫學生透過老師介紹來問我:「當個臨床技術很好的醫師,做了許多研究登上 PubMed,但這些專業的醫學論文,到底有誰會讀?是不是乾脆自己成立一個 YouTube 頻道,還更有宣傳效果,訂閱數跟觀看數都更多,偶爾還能接業配。」
很榮幸同學信任,能提出這樣直接的問題。我也就自己的經驗跟看法作回覆。
丁嘉种老師團隊想要評估各種音樂療法,對改善失智患者的憂鬱症狀的效果。
團隊嚴格選擇了針對有憂鬱症狀的失智患者的音樂療法隨機對照試驗。主要的結果是評估對憂鬱症狀的影響,次要的結果是評估不同介入組和標準護理對照組的退出率。研究共納入了 14 項隨機對照試驗,有 1080 名參與者,並檢視了一系列的介入措施,包括主動音樂療法、聆聽音樂、節奏音樂療法、唱歌和量身定制等。
結果顯示,主動音樂療法結合唱歌是最有效的介入措施,顯著改善了失智症患者的憂鬱症狀。相比之下,單獨聆聽音樂的效果較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標準護理相比,並未顯示出較高的退出率,顯示其在臨床設定中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丁嘉种老師團隊研究結果證明,主動音樂療法結合唱歌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減少失智患者的憂鬱症狀,可能是由於增強了社交互動。這些結果為失智症護理提供了新的視角,並指出了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的方向。
恭喜丁老師!
用哪些軟體整理文獻比較有效率?要怎麼避免有遺漏的文章?來看看講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