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論文

2024 / 11 / 27

問:AI 正在讓你做出錯誤決策?

 

 

 

 

 

答:(蔡依橙)

 

如果你還沒有確認正確性的能力,千萬不要使用 AI 去做你無法驗證的事。

 

最近有同學在 Office hour 問我問題,我發現他的提問有點奇怪,在我進一步釐清並追問之後,才發現原來同學是使用 AI 工具去讀論文。

 

 

這段文字,你先看看,哪裡奇怪?

 

主題我稍微做點馬賽克,大概類似「給予病人某介入之後,去評估疼痛指數的下降程度」。所以他用 PubMed 找了有這些介入也有疼痛指數的論文,全部丟進 AI 工具裡面。

 

接著,他對這些 AI 工具詢問,請他們萃取出做統合分析需要的數值。

 

AI 給了一堆中文說明跟歸納,並告訴他,其中好幾篇文章,並沒有給出疼痛指數的數據。

 

閱讀更多 »

2024 / 9 / 25

問:要上班又要學習臨床技能,哪來時間寫論文?

 

 

 

 

 

 

問:要上班,也要學習臨床技能,怎麼可能有多出來的時間寫論文?

 

答:(蔡依橙)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每次到了 PGY 應徵的季節,總會有部分同學有 SCI 發表,而另一些則沒有。

 

 

時間就這麼少,有論文的人是不是都靠背景?

 

如果有論文的同學在網路上被討論,總有人認為,PGY 就是要好好學習各科的知識,如果去寫論文就是不務正業,沒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大谷批評者:指定打擊就好好打擊,去盜壘就是不務正業,沒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還在想著要當投手,真是太糟了。)

 

許多 PGY 同輩也很好奇:「明明白天要上班、照顧病人、學習臨床知識,晚上如果又加班值班,時間根本不夠用。那些有論文的人是不是靠背景?或者是別人幫他寫的?」

 

上班加上學習,剩餘的時間並不多。但其實這個問題並非 PGY 專有,即使到了主治醫師甚至科主任也都是一樣的,他們要上班,開不完的各種會議,加上自己的門診跟手術時間,更別說還有不少人有家庭跟小孩要顧。但是……

 

閱讀更多 »

2023 / 8 / 8

雷偉德醫師(Wei-Te Lei, MD)

 

 

 

 

雷偉德醫師專長小兒過敏免疫領域,SCI 論文發表數十篇,涵蓋網絡統合分析、傳統統合分析、實驗室研究、臨床研究等類型,對於各種文體的不同投稿策略、審稿常見問題、意見回覆等有深刻認識,並多次登上高分期刊。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