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中醫

2024 / 11 / 15

自己摸索百嘗挫折,在新思惟有完整且具體的教學。

 

作者:阮呂真 中醫師

 

 

 

 

11 月 9 日,我參加了新思惟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這堂課對於像我這樣缺乏資源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務實的機會。

 

網絡統合分析是目前還很新穎的研究方法,市面上學習資源也不多,新思惟團隊深知這點,設計了非常實用且清晰的課程,不只讓我們理解 NMA(網絡統合分析)的基本概念,更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從選題到發表的完整流程都盡力幫助我們學習,課程目標是希望協助大家發表自己的 NMA 論文,這對我來說相當具有吸引力。

 

 

研究所老師希望能有發表,卻沒有告訴我該怎麼做。

 

在參加這次的課程之前,我的學習經驗多半來自於在研究所的摸索,老師們往往對學術研究抱有崇高理想,期待我們能在學術領域有所成就,然而在具體操作上,卻缺乏實際且明確的指導,很多時候只能靠自己摸索,嘗試自行理解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研究產出。這樣的過程常常伴隨著挫折感,因為缺乏具體方法而無法推進,讓研究進展停滯不前。

 

相較之下,新思惟的工作坊給了我完全不同的體驗。講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緊扣著如何產出具發表潛力的成果,從選題、文獻搜尋、數據分析,到圖表製作和論文撰寫,所有步驟都有直接且實用的指導。

 

閱讀更多 »

2023 / 11 / 23

在發展職涯、實現想法的過程,讓人安心的可靠選擇。

 

作者:恩主公醫院 中醫部 曾怡嘉 醫師

 

 

 

 

過去參加了數次的新思惟課程,這次是應該是第一次動筆寫回饋心得,以此表達對新思惟的感謝。

 

 

NMA 可能是我困擾多年的突破口

 

中醫要如何有療效的再現性、怎麼合理的納入現代醫療為患者服務,這是一直以來我努力在探討釐清的部分。看到 NMA 的運作邏輯,與我在門診中想釐清的、以及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很有相關,加上對於新思惟課程品質的信任,因此在第一梯次就直接下手報名。

 

大約 2020 年起,我開始進行中西醫結合及中醫專病的探討,嘗試建立門診可行的客觀評估方式,以及合理的西醫相互轉介模式(area of interest:頭面口耳專病如 orofacial pain、peripheral facial palsy、tinnitus 等,及皮膚專病。)

 

然而,對於中醫而言,一方面由於評估方式的差異、以及共通客觀評估的相對不足,所以在寫論文時常遇到挫折。在臨床上有些觀察到的現象,或是臨床的疑問,一直希望能夠找機會回答或佐證。希望以論文為媒介,解決自己的臨床疑問,也有機會對實際臨床產生小小貢獻,藉由撰寫跟整理來促進對話。

 

 

課程對初學者太適合了,聽得懂甚至能複製前人腳步。

 

這次 NMA 是在新思惟有實際產出的狀況下開設課程,非常佩服新思惟不斷往前推進、追上時代的衝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