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腎臟內科 蔡宗翰 醫師
想跟大家分享我近期參與《新思惟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的真實感受。以前總覺得 NMA 是個高不可攀的研究方法,像霧裡看花一樣模糊。但這次課程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它不僅讓我對 NMA 有了全面的認識。
更重要的是,它為我的實證研究打開了全新的思路,而且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手把手」引導的安心感!
複雜問題的有效解方:網絡統合分析的獨特價值
網絡統合分析,這種將來自多元數據源的資料整合進統一框架的方法,其應用範圍廣泛,涵蓋了科學、社會科學乃至生物醫學等眾多領域。
透過這次新思惟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我高效地習得了這項創新的研究方法與技能,深刻體會到它在應對複雜研究問題上的卓越效能。
在面對一個疾病有多種治療選項時,如何判斷哪種治療在現有文獻中展現出更優勢的效果?這正是網絡統合分析的典型應用場景。它能為該領域龐雜的文獻提供一個初步的綜合比較。
當研究問題涉及多方面因素,且單一研究難以提供足夠可信度時,網絡統合分析的綜合能力便能凸顯其價值,提供更具深度與洞察力的解釋。它能將來自多個獨立數據源的研究結果加以整合,這不僅能提升研究的公信力與可靠性,更有助於強化論文的科學依據與說服力。
從題目選擇到論文發表,一步步走對方向
課程一開始,蔡校長便引導我們學習如何尋找合適的研究題目,並強調在最終確定前,進行可行性評估的重要性。這種快速評估機制,能幫助我們判斷研究題目是否值得深入探索,或者是否可能產生令人感興趣的發現,從而避免投入大量時間後,才發現研究方向不可行。
除了主題選擇,蔡校長也深入講解了論文圖表編排的邏輯與重要性,並剖析了論文四大主要段落的撰寫重點。
這讓我們得以避免在次要環節上過度琢磨,從而展現出不夠專業的「菜鳥味」,導致稿件被拒。此外,下午的課程更傳授了如何應對審閱者的意見,以及撰寫過程中容易碰到的瓶頸。校長總能預先為我們做好防範與應對策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
新思惟預見並避免研究路上的絆腳石
我真心覺得,新思惟這堂課最讓人驚豔的,就是它那無比紮實的實戰演練環節。
你會發現,整個課程設計處處都流露出匠心獨具的巧思。從資料收集、分析到最終的論文撰寫,每個階段可能遇到的「陷阱」,他們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預先幫你「走」過一遍,然後把這些容易出錯的地方用醒目的方式標示出來。
更貼心的是,他們還會為你鋪平道路、搭建橋樑,讓你幾乎能夠避免所有常見的錯誤。
舉個例子,這點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不同檔案格式之間轉換時,一個不小心,你費盡心思輸入的公式就可能因為存檔格式的限制而消失無蹤。那種感覺真的會讓人感到沮喪!但新思惟的實作講義裡,不僅反覆提醒你如何避免這種情況,還會明確指出哪些步驟特別容易出錯。
同樣地,當你把資料匯入統計頁面時,某些統計選項可能會「自動」跳回預設值,結果導致跑出一些令人費解的數據。這時候你可能還摸不著頭緒,只覺得結果怎麼怪怪的。
但在實作課程中,講師會清晰地提示你哪些地方需要「再次確認」,確保每一次統計分析的參數設定都保持一致。
新思惟持續提供精湛的教學設計與課程品質
此外,統計軟體對於檔案類型和資料格式的「潛規則」真的很多,每個軟體都有自己的習慣,這常常是學習新統計軟體時最令人頭痛的地方。但新思惟不僅貼心地提供了現成的範本,還會詳細解釋每個變數的正確位置和格式要求。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在實際操作時往往最耗費時間,甚至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卡住一個小時。如果沒有事先知道這些潛在的問題點,你可能連從何找起都不知道。
隨著研究經驗的累積,試著從零開始建立一套研究流程,引導學弟妹和護理同仁,才真正意識到打造一套既高品質又能有效避免失誤的流程,是多麼富有挑戰性。新思惟能持續提供如此精湛的教學設計與課程品質,著實令我由衷敬佩。
不只是學習,更是拓展人脈與合作的平台。
在互動實作時間中,我們透過新思惟精心設計的教學案例來實際操作,運用 MetaInsight 這套軟體進行統計製圖,這讓我們更清楚地掌握了網絡統合分析的概念及實際操作方法。
更棒的是,在工作坊中,我也認識了許多來自不同領域、擁有專長的學員。我們有機會分享彼此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這不僅啟發了彼此的思維,更有可能促進未來的跨領域合作與交流。
在當代學術研究中,跨領域協作已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它有助於整合不同專業知識,共同解決複雜問題,並創造出更具創新性與綜合性的研究成果。
非常高興能在新思惟學習這些創新的研究方法。這次課程,確實為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研究設計、資料分析和論文撰寫工具。它不僅幫助我繞開了各種可能的障礙,更提供了一條清晰明確的研究路徑。我期待能將所學付諸實踐,產出高品質的 NMA 論文。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