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李丞騏

2024 / 9 / 12

升等,是一場與時間競賽的遊戲!

 

作者:林口長庚 神經外科 李丞騏 醫師

 

 

 

 

想要更快、更多的發表,必須繞過花時間的流程!

 

醫學中心的升等門檻越來越高,即使我已經有些臨床以及基礎的研究,也已經拿到博士學位,升任學術副教授,但距離再升等,尚需要更穩定的論文產出。

 

臨床研究需要 IRB(即使已經簡化很多流程)、收集案例、輸入資料、跑統計等,臨床資源資料取得不易,從收集到分析到寫作完成,至少一年半載,更別說如果投傳統期刊,少則半年的往來才能發表。

 

最重要的是,要單純從臨床病例 retrospectively 過濾(壓榨)出一些值得發表(別人願意看)的數據,其實不簡單。前瞻性的收案或是臨床研究往往耗日費時(IRB 往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研究試驗設計到收案到分析,往往升等的黃金時間早已逝去。然而這些都是別人設計好的遊戲規則,我們沒什麼籌碼可以 call 或是 show hand!

 

這次報名歷經一些心情波折,猶記得 2022 年 4 月參加了《統合分析工作坊》也得到製圖大獎,後來立馬買了 CMA 軟體還有原文參考書,但還是因為種種因素統合論文發表停滯不前。所幸這段期間還有一些零星的論文發表,但就是產量很不穩定。看到之前辦在台中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心中那抹被澆熄的熱情,又被逐漸點燃。私訊蔡校長得知可能會於 9 月在台北開課,就心心念念注意電子報的開課通知,立馬手刀報名。

 

閱讀更多 »

2024 / 9 / 11

2024 / 9 / 8(日)「網絡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李丞騏醫師、古小千醫師

 

 

 

 

這次上完課之後,有位同學特別私下來說,今天的課程對他收穫非常大。因為他曾經上過其他不同團隊所開設的課程,即使花的時間不少,卻因為課程設計跟規劃的關係,讓他依然一頭霧水、無法上手。

 

今天的課程,看得出課程設計者的功力,特別用初學者能懂的方式說明,並且準備好各種工具,讓大家馬上就能開始做,一做就是一整套,真的是非常厲害。

 

這梯次,所有同學都有強大的動機學習,在互動實作時間均順利完成全部圖表,相當厲害。

 

做教學的成就感就來自於這裡,我們認真的規劃學習方式,讓有心但是無法起步的人,成功進到下個境界。雖然這樣子的改變很難去量化,但從同學的眼神以及回饋是能清楚知道的。

 

而日後長時間的追蹤,也都看到校友們建立了新產線,一篇一篇地出現在 PubMed 上,是很令人高興的。

 

以下,一起來看看一些老師們還想建議的細節,以及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