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閱讀別人文章的時候,常常覺得,文章這樣寫就很自然啊!但當我們閱讀了大量的文獻之後,輪到要自己寫時,卻不見得能夠那樣流暢,甚至連邏輯也拼湊不太起來。
讓審閱者更容易接受文章,內容到底該怎麼寫?
看到別人寫很流暢,自己寫卻寫不出來,這中間的差距,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得知作者本來在想些什麼,所看到的就只是他最後陳列出來的正文 4000 字,但事實上在決定要放出這 4000 字之前,作者是有清楚的內在邏輯跟思考脈絡的。
就像你從外觀看一棟美麗的建築,讚嘆之餘,多數人看不見力學架構與承重分布。
所以,你需要有一堂課,讓作者親自跟你說,為什麼這一段是這麼寫?為什麼這一段會在這裡出現?為什麼這一件事情要這麼提?為什麼這裡要有參考文獻支持?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決定,都是為了讓審閱者更容易接受這篇文章,讓讀者讀來非常流暢,甚至無法挑剔。
最適合初學者起步,最好的寫法。
這篇指定論文是為了課程而打造的,所以當初決定這麼寫的時候,我們就特別把各種背後的想法都記錄下來,以作為日後開課用的素材。我們所經歷過的一切,也是新手的你投稿時會經歷的,我們建議的文章寫法,最適合初學者起步,可行性也是被確認的。
讓我們帶各位瀏覽過全文,用截然不同的眼鏡去看。尤其把那些看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暗藏玄機的每個細節,都告訴你。
我也想知道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