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的課程,參與的同學來自各行各業,研究經驗從完全沒有到相當豐富的都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互動實作時間,所有同學都能在時間內完成任務,而且整體來說,成果的水準都相當不錯。只要回家再多練習幾次,幾乎都能做到完美。許多同學是第一次接觸網絡統合分析,第一次操作軟體就能達到這樣的程度,真的非常了不起。
以下,我們針對各位同學的作品,提出一些細節上的建議,並一起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精彩作品。
那些還能建議的細節

這張圖其實在版面上並沒有明顯的問題,但不曉得同學們是否能發現其中還有需要改進的細節呢?
請仔細觀察文字的邊緣,也就是黑色與白色的交界處,你會發現在文字旁的白色區域出現了一些雜訊,在中間的四個灰色方塊內部也能看到一些斑紋。這個問題通常是因為儲存檔案時解析度過低、壓縮過高所造成的。
一般來說,當你在存檔時將影像品質設定在 60 以下時,就容易出現這種狀況。因此,建議大家檢查整個截圖、儲存過程以及檔案型態,找出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要我猜測,這張圖的實際影像品質應該低於 60,而且可能不小心存成了 JPG 格式。

你可以用自己習慣的看圖軟體來檢查影像的詳細資料。像我自己是使用 XnView 這個軟體,可以在左下角看到影像尺寸其實只有 693×237,這樣的畫素是不足的。如果要投稿到學術期刊,短邊至少要有 600 個像素才足夠,而目前這張圖遠低於這個標準。

這張圖片本身沒有明顯的問題,但下方保留了過多的空白。雖然這不是致命的缺陷,但如果這類細節問題反覆出現,可能會讓審閱者留下不佳的印象,甚至懷疑作者群是否缺乏細心和全面考量的能力。若審閱者產生這種印象,進一步就可能質疑文獻搜尋及數據萃取的可信度。因此,建議可以簡單裁切,將下方多餘的空白去除。

這張表格處理得相當不錯。進一步建議的是,右上角的 pValue,建議將 p 改為小寫斜體,V 也改成小寫,並在中間加上一個空格。
需要建議的細節真的不多,以上這些請同學參考。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精彩作品。
李威成醫師

李威成醫師的作品,完成度很高。這張 network plot 沒有問題!

最重要的森林圖也沒有問題!

影像尺寸為 1402×515,離短邊 600 還差一點點。多抓一點白邊,或者下次抓更高解析度的圖,就沒問題!

這張聯盟表很不錯,沒有問題!

最後的大表格,很不錯,如果上方的 Diff_95CIL 與 Diff_95CIU 能刪除 Diff_ 這部分,就沒問題!
李威成醫師是資深校友,而且課後發表不少,對於新知識的學習很認真,細節也很注重,很厲害!恭喜!
吳右喬醫師

吳右喬醫師的作品,在細節上處理得真的相當不錯,這張 network plot 沒有問題。

森林圖也沒有問題!

檢查一下森林圖的大小,為 1490×568,差一點點就 600 了!

小表格很棒,而且在標題與表格,以及表格與附註的部份,有注意到「距離即關係」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好!這種細節,厲害的審閱者如果注意到,會有蠻好的印象。多數審閱者即使說不出哪裡好,也會感受得到!

大表格沒有問題!所有細節都處理得很棒!
吳右喬醫師也是資深校友,而且從住院醫師時期就積極進修,後續的專業發展很厲害,也有個人特色,恭喜!
最新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