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口長庚 神經外科 李丞騏 醫師
想要更快、更多的發表,必須繞過花時間的流程!
醫學中心的升等門檻越來越高,即使我已經有些臨床以及基礎的研究,也已經拿到博士學位,升任學術副教授,但距離再升等,尚需要更穩定的論文產出。
臨床研究需要 IRB(即使已經簡化很多流程)、收集案例、輸入資料、跑統計等,臨床資源資料取得不易,從收集到分析到寫作完成,至少一年半載,更別說如果投傳統期刊,少則半年的往來才能發表。
最重要的是,要單純從臨床病例 retrospectively 過濾(壓榨)出一些值得發表(別人願意看)的數據,其實不簡單。前瞻性的收案或是臨床研究往往耗日費時(IRB 往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研究試驗設計到收案到分析,往往升等的黃金時間早已逝去。然而這些都是別人設計好的遊戲規則,我們沒什麼籌碼可以 call 或是 show hand!
這次報名歷經一些心情波折,猶記得 2022 年 4 月參加了《統合分析工作坊》也得到製圖大獎,後來立馬買了 CMA 軟體還有原文參考書,但還是因為種種因素統合論文發表停滯不前。所幸這段期間還有一些零星的論文發表,但就是產量很不穩定。看到之前辦在台中的《網絡統合分析工作坊》,心中那抹被澆熄的熱情,又被逐漸點燃。私訊蔡校長得知可能會於 9 月在台北開課,就心心念念注意電子報的開課通知,立馬手刀報名。
NMA 是論文發表藍海,挖到寶了!
果然,新思惟的課程總是不會讓人失望。工作坊當天,蔡校長的上課內容,對這樣的我幫助非常大,從搜尋文獻、去蕪存菁、寫作方式、投稿技巧還有製圖美編各方面的重點捷徑,讓已有一些經驗的我,更能駕輕就熟。而開宗明義地點出「網路統合分析」不同於「傳統統合分析」,是一個嶄新的論文發表藍海,就知道我挖到寶了!
而課堂上以淺顯易懂的說明當開頭,提綱挈領的步驟當寶劍,逐頁實作的步驟讓學員披荊斬棘來熟悉新的文體,接著雷偉德醫師分享這類文體跟 reviewers 互動的關鍵以及讓論文順利被接受的秘訣。最後蔡校長指導讓圖表盡善盡美以及「網路統合分析」文章順利刊登的眉角。
實際操作過,對於未來的發表更有信心。
最消耗腦力的,就是實作課程,但我覺得這次操作滿順利的,當然歸功於教材編寫對於步驟說明非常清楚易懂,還有講師們手把手的親切教學。最後我其實卡在圖表優化(一直都不是我擅長的部分),終於壓線上傳。
一如往常,下課後即使精力消耗一整天,但因為腦袋的富足更讓人躍躍欲試開拓新的領域。
上課當天另一個收穫就是「又」得到最佳製圖大獎(XD),當校長宣布我得獎時,我有點驚訝!畢竟自己對於有些基本 Word / Excel 功能尚不是太熟,也壓線才將成品上傳。但得獎就是開心,尤其是新思惟的學員都是高手如雲,能做出精美圖表很有成就感,得獎也就是對自己決定參加工作坊的肯定。
希望這次課後我能反覆練習「網絡統合分析」,一鼓作氣發表論文。我深信武器越多對自己越有利,以上也都是對自己最實質的價值提升。也謝謝蔡校長及新思惟的堅持,在這個發表及升等日趨困難的年代,提供臨床醫師一盞明燈。
最新活動